因着饭菜都是提前做好的,林伊打开蒸屉,直接就把饭菜拿了出来,出餐速度非常快。瓦罐小哥刚一坐下,饭菜就上齐了,对他这种需要看摊的摊主来说,不用长时间等待出餐,这点就非常让他满意。
再尝一尝味道,莴笋脆口,肉片软嫩,味道确实不错,分量又大,荤素搭配起来才十文真真是良心价。
看他大口吃肉吃饭,也算是给林伊打了个最直接的广告。
路过的三个少年书生看到林伊居然会自己写招牌,且看瓦罐哥吃得很香的样子,便也围到摊子前问道:“老板,你这卖的是什么?怎的卖得如此稀奇?既没炉灶锅碗,又没食材米饭。”
林伊先引导他们三个坐下,然后才指着桌上的样板一一介绍,“我这是速食小碗菜,这道肉沫茄子软烂入味,汤汁可拌饭吃。莴笋炒肉清脆爽口,有大肉片吃得过瘾。蒜苗猪心则肉质脆韧有嚼劲,越吃越香。炸春卷既是菜,也可当零食,酥香脆口。饭菜都在蒸屉里热着呢,三位客官可以每种来一份尝尝。”
“这个卖法倒是第一次见,行,那就各上一份,这个炸春卷也来三个!”
就这一会功夫,两张桌子都坐了人,杨老汉做完买卖,也赶紧跑了过来,“姑娘,你也给我一份莴笋炒肉,这里面的肉看着挺多的。”
“杨叔,你老说牙齿不好,还是吃茄子吧,茄子里是碎肉,每一口都能吃到肉,而且汤汁拌饭更好吃。”
“好,那就来一份茄子。”
杨老汉和瓦罐小哥坐一起,他听林伊的,先把汤汁倒进米饭,拌匀后单单吃米饭就很香很够味,他觉得这碗茄子至少能下两碗饭。
两人边吃边称赞“好吃!”,味道就像林伊说的那样。还没吃进肚子前觉得林伊说得夸张,吃了以后才知道她说得谦虚了。
另外那桌的三个书生吃相就文雅很多,边吃还边聊起诗词课业,多少和这街边小摊有些格格不入。但也正是这奇特的行为,反倒吸引来更多的客人停留在摊子前,纷纷探究这到底有多好吃,才会让书生都愿意坐在街边小摊吃东西。
桌椅板凳不够用了,林伊只能回屋里搬出自己的餐桌,小小的遮阳棚下瞬间挤得满满当当。
人一多,自然就有那嘴碎的,两个大嗓门壮汉口无遮拦,有啥说啥。见书生也和自己坐一处吃路边摊,便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说起话来便刻意不少,“读书人号称文人雅士,没想到不去酒楼饭馆,也跟咱一样吃这下等的路边摊。”
“那咱是不是也算文人雅士了?哈哈哈哈!”
三个书生听见,脸瞬间就红了,三人停止讨论功课,手上的筷子拿也不是,放也不是。
林伊自然也听到壮汉的嘲讽,眼见三个少年饭都吃不好了,她可不想让壮汉继续大放厥词影响到其他客人,于是开口和壮汉搭话,“两位大哥,饭菜可合胃口?”
“大妹子,你的手艺不错,这么大片肉,真舍得下血本。”
“那是,我做的菜食材新鲜,下料足,就是不知道和酒楼饭馆比,味道如何?”
另一位客官忍不住搭话道:“我倒是觉得这茄子比食味楼的更香、更好吃!”
“哦?食味楼的茄子卖多少钱一份呢?”
“那可不便宜啊,没有肉的茄子要二十五文一份,炒青菜都十八文。菜点少了还会被小二看不起,随便吃吃就得花去几十,上百文。这一对比,感觉食味楼就是抢钱。”
林伊轻笑出声,“酒楼饭馆吃的是环境,享受小二的服务,价格高些也是正常。我这路边小摊吃的是实惠,味道也不差,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花更少的钱,还能吃饱,自然更适合咱普通百姓。大伙说对吗?”
在座的不少客官都赞同林伊的说法,他们吃路边摊也不丢人,“对!花小钱干大事才是硬道理。”
林伊扭头看着三个少年书生,穿的是书院统一发的袍子,但是看上去也有些缝补痕迹,想来家境并不富裕,吃街边小摊省点钱买笔墨纸砚不是更好?
她脸上带笑,说道:“所以我这小摊不看身份、地位,来者皆是客,吃多少随意,我欢迎你们常来!”
书生也听出来林伊是在帮他们解围,羞耻的感觉也因这些谈话而下去了,泰然自若地吃完饭,高个子书生来到林伊跟前,递给她三十文钱。
“掌柜的,感谢你刚才替我们解围,我们是行文书院的学生,你的厨艺非常好,回去后我会替你好好宣传。”
林伊笑着眨了眨眼,装傻道:“这不是大伙自己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