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娘也对着她点了点头,转而进了母亲房中。
娘俩前两天才见过一面,宋李氏到是少了一些惦记,只是将心中的担心说了出来。
绵娘少不得宽慰她几句,伸手摸了一下阿娘身下的褥子,感觉是干的,有将手伸进了叠好的被子堆里,仔细的摸了摸,才放心,帮着母亲收拾一下屋子,拿过母亲手中的绣活看了一下。
“换了,不是上一批?”
“这都多少天过去了,那些早就拿出去换了钱了,这都是第三批了。”
“价格怎么样?他们有没有故意压价?”
“价格还行,我是觉得给的钱还不算少。我昨个还和阿爹合计着呢,咱们攒点钱,上秋买只骡子,有一个牲口,干点什么也方便一些,要不然有事就去麻烦人家,实在是不好意思。”
骡子的价格比马要便宜多了,当然了,力气也是没有马大,不过家中没钱,只能将就用着。
最起码犁地不需要再用人力拉。
绵娘点点头:“这个行,别说骡子,就算是我赶的这匹驴子,也是借了老大劲了。”
不然的话割草,砍柴,全靠人力背,她哪里背的动。
“马粪攒着,开春的时候发一发,撒到地里去,庄稼也是长得好,不然的话,就那点鸡粪,一点作用也没有。”
绵娘从阿娘的屋子里出来,就看见妩娘急匆匆回房的背影,脚步太急,还差点没绊倒门槛。
绵娘掀了掀唇角,转身去了厨房,从车上捡了几块豆腐留下了。
宋李氏隔着窗户看到女儿的举动,少不得又是一番唠叨,无非是想让绵娘将豆腐拿回去,多卖点钱。
绵娘对母亲笑笑,赶着车走了。
没想到她刚走出自家大门口,就被刚才匆匆回转的那些小姐妹给拦住了。
这些女娘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盘子或者陶碗,捏着铜板或者豆子。
见到绵娘从家里走出来,纷纷凑了过来,六七个人,你三块,她四块,绵娘眨个眼的功夫就卖出去二十多块,腰间的荷包里装着哗哗作响的铜板,装着黄豆的布袋子放在车上,绵娘看着小姐妹们,心里发热,鼻头发酸。
这些人却不给她说话的机会,阿云只说了一句:“有事就说话,我们还要去干活。”
就先走了,根本不给生性腼腆的绵娘感激的机会,绵娘只能看着这些人快速的端着豆腐各回各家,路上遇到其他人,还要帮着招呼过来买豆腐。
有这些小姐妹的宣传,绵娘还没等开始吆喝,车前就又围上来了一群乡亲。
她也顾不得想其他的事情,只能连忙给人捡豆腐,收钱,称豆子,经过这一阶段的锻炼,她的手法越来越熟练,动作也越来越麻利了。
“嗯,是豆腐娘子做出来的那个味道,绵娘,你这是得了你婆婆的真传了。”
绵娘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冲着对方笑道:“二大娘,只要您喜欢吃就好。这就证明啊,我没让您花钱买错了豆腐。”
二大娘拍拍身边人的手臂,笑着打趣道:“瞧瞧 ,瞧瞧,这绵娘是越来越出息了,以前啊,还没说话,脸就红了,现在吧,虽然也不怎么爱说话,可是,这冷不丁的说出一句,还真招人听。”
绵娘被她说的不好意思了,连忙低下头去继续忙手上的活,人群散去,一个铝盆递到绵娘的面前。
“捡五块豆腐!”
听着熟悉的声音,绵娘抬起头来,就看见陈二牛正站在车的另一边,正定定的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