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是从哪来的?发生啥事了?”
“回大善人,我们都是淮北人,这阵子淮北接连下雨,虽然雨势不大,但架不住它一直下呀!”
“雨水一多,黄河水位上涨,最终决堤了……”
“庄稼、田地都被淹了,房子也被冲走了,俺们就只能出来讨饭了。”
朱晋点点头,心中不是滋味。
黄河决堤,灾情不小。
这一次,又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遭殃。
“爷爷,此人为何一边做着善事,一边对流民乞丐们动辄打骂?这岂不是好事都变成了坏事?万一这些流民被他打骂到发怒怎么办?这么多人,都能把他撕碎了……”
远处,朱允炆看着朱晋的一举一动,有些搞不懂,于是虚心请教。
出宫前他母亲就告诉过他,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多问老爷子,老爷子喜欢有上进心的孩子。
他的确按照他母亲交代的做了,虚心请教。
但他却忽略了一点——老爷子的确喜欢有上进心、不懂就问的孩子,但老爷子不喜欢问一些弱智问题的孩子啊。
他这问题问的,在老爷子眼中,就是一个笨蛋、傻瓜才会问出的问题!
这些流民,全都饿红眼了,一个个如狼似虎,如果你不打骂,你不强硬,就会被这群家伙吃的连骨头都不剩!
这么简单的道理,这孩子都不懂……
唉!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吧。”
揉了揉额头,老爷子有些心累,也不想跟这孩子做过多解释。
这孩子从小锦衣玉食,没经历过苦难,无论怎么解释,大概都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哦。”
朱允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爷孙俩对话的时候,朱晋那边又出“幺蛾子”了。
“老子跟你们说啊,老子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肉包子,就只有这一顿!而且只够你们这些人吃!”
“再来人,老子就不管了,反正就这些包子,他们来了,你们就少吃了!”
“都懂了吧?”
朱晋这一招用得好。
他这么做,就可以控制住流民的规模。
已经聚在这里的人,不想被别人分走包子,就不会让其他人挤进来。
“老子我心软,看不得这么多受苦的人,这样吧,老子在郊外有个大宅院,里面还能住个三五十人,就在盐矿山附近,你们随便打听打听就能找到!”
“到了那,你们能吃饱、穿暖、有住的地方,但前提是,你们得干活!”
“天下没有免费的肉包子,不付出,哪来的回报?”
“记住了,名额仅限五十位!”
“多一个都没有!”
“老子有护卫队,几十个精壮汉子守家护院,想强闯的就别想了!”
“都给老子守规矩,让我发现一个不守规矩的,老子就一个人都不收了,都听明白了吧?”
朱晋又使出了一招——“连坐法”。
只要有一个人敢强闯,他就一个人都不收。
如此一来,已经被收或者有希望被收的流民,怎么可能坐视有人强闯捣乱?
这番操作下来,不需要朱晋操心,这些流民就会帮他维持秩序。
这一招的效果果然很好。
许多精壮汉子,高声说道:
“善人放心吧,有俺在,没人敢乱来!”
“就是!善人接济俺们,还给俺们活路,俺倒想看看,哪个不长眼的敢捣乱!”
“行了行了,赶紧去吧,名额先到先得。”
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朱晋催促道。
当他话音落下,围在他身边的人群,轰的一下全散开了,发疯似的朝郊外跑去。
“人心不足蛇吞象,他如此施舍旁人,看起来是做了好事,但这么多流民,他又能救几个?”
“现在这些人感激他,甚至还要帮他维持秩序,可一旦走投无路的难民发起疯来,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朱允炆摇了摇头,不太认可朱晋的做法。
老爷子听后没吱声。
朱允炆不由得好奇的看向朱元璋。
只见朱元璋那双如同深山猛虎的眼眸中,已然燃烧起了熊熊怒火。
“最起码……他在做!”
“而你呢?”
“你除了驱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