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彻底闭塞。”
“这是天大的弊端。”
朱晋说出了他的见解。
刘三吾这一次并没有点头附和,而是皱起了眉头。
墙外,偷听的老爷子,也在同一时间皱起了眉头。
显然,这两个老头并不认同朱晋的言论。
“外邦撮尔小国,一穷二白,跟他们有什么贸易的?”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外邦的海上贸易,都是咱们吃亏。”
“吾天朝上国,物产丰厚,足以自给自足,何须与外邦贸易?”
“小郎君之言,未免有些危言耸听吧?”
“在老夫看来,不与外邦贸易,并非弊端。”
刘三吾缓缓开口道,他这番话算是说到朱元璋的心坎里了。
墙外的老爷子,也是频频点头。
外邦,除了土特产之外,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
那群家伙一直都在占中原王朝的便宜。
拿一些不值钱的换取瓷器、丝绸。
这种赔本生意,老朱才不干呢。
“这娃子的思想出问题了。”
“得让刘三吾好好教导教导。”
墙外的朱元璋喃喃自语道。
而他话音刚刚落下。
院内,朱晋再次开口了。
“世界很大,国朝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在大海的另一边,有很多地域。”
“那里,物产同样丰饶。”
“我在流浪的岁月中,见过一名外邦来客。”
“他说,在他们那里,有一种产量极高的农作物。”
“其产量,大概是大明农作物的十倍乃是数十倍。”
“如果国朝不与外邦进行海上贸易,那就意味着国朝失去了引进外邦农作物的机会。”
“这仅仅只是其中一个弊端。”
“更大的弊端是科技的落后。”
“现在的国朝,领先于世界,我们的火铳,大炮,足以击败所有敌人。”
“但先生可曾想过,万一有一天,外邦发明出了比火铳、大炮还要厉害的兵器,到那时,国朝命运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