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袁沓一说,这个大宋与历史上的宋朝多少有些不一样,也许这一切都是他这个穿越者造成的,但是大致的脉络还是与历史相契合的。但这对赵新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因为除了杨家将、包青天,他对大宋的了解实在是非常有限。通过三个月短暂的相处,赵新了解到属于袁沓一的大宋之旅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基本以他发现时光环为分界。发现时光环前的他还是有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报完师仇便刻意的淡化自己江湖人的身份,为求上进甚至刻意去接近皇家,甚至曾经做过皇家供奉贴身保护皇帝。但是在发现时光环之后,他就有些放飞自我了,颇有些万物不萦于怀的神仙派头,于是大宋就多了一个仙名在外的老头--袁神仙。
此时的赵新基本可以肯定自己有很大概率可以回到未来,当然前提是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时光环。按照袁沓一的经验推算,他还有至少三十年的时间来寻找。虽然时间漫长,但是生活应该会很有趣吧,这可是风华绝代的大宋啊。低头看看自己的瘦胳膊细腿,赵新决定还是先把自己养的强壮一些,不然在找到时光环之前就挂了太划不来了。虽然袁沓一曾经带他去大陆上的村落采买过食物,但是以赵新现在的本事他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安然的回到大陆的。只得安生的在坐忘岛住下来,等这具身体再强壮一些,功夫练的熟练些再离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时光环,顺便游历一下这个时空的天下。
袁沓一在岛上搭的房子就只两间,一间卧室,另一间似乎是用来喝茶的,有一个小几和一个蒲团,角落里还有一张木板搭的床,之前上岛的曲岸和现在的赵新睡得就是这张床了。房子是原木直接拼搭而成,风格粗犷但很结实。小茶室的后面还搭了一个小棚子,下面用石块砌了一个灶台。灶台边的大缸里盛着月前袁沓一带赵新去陆上村镇采购的粮食,那也是赵新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宋人,静谧的村落,质朴的村人,一千年的时光带来的陌生感在耆长家的一顿大酒里荡然无存。赵新不知道这是自己的适应能力强,还是血脉传递的神奇魔力,让他觉得自己仿佛天生就是这里的一员。袁沓一的卧室陈设也极为简单,一榻一桌,床下的箱笼里除了一些医书,还有不多的一些银钱。
屋外的水潭里还有不少游鱼,以赵新这些日子以来苦练的身手,他觉得三不五时的抓些鱼出来打牙祭还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一种他没有见过的鱼,虽然在海岛上,却是淡水鱼,鱼鳞细密泛着淡淡的银光,不论炖、烤都是人间美味。
在岛上无所事事的逛荡了几天,赵新开始系统的练习袁沓一传授给他的内功。据袁沓一说,这套名叫空山的功法是这个世上最顶级的内功心法之一,是楚山派的绝学,但是他这个楚山掌门显然并没有敝帚自珍的心思,除了自己,那个曲岸应该也是练过的。
掏出袁沓一留下的内功心法,赵新屏息正气依法施为,这套功法讲起来简单,其内核就是“内虚天地,外拢阴阳”八字,但是气息在体内的运行路线极其复杂。根据练功者的体质差异,甚至练功时间的不同,都会让气息行进所引起的身体反应各不相同,如何引导掌控这股日渐澎湃的内力需要不断地去摸索体验。也许真的是穿越者的福利,赵新的进境可以说是飞速,他觉得即使以现在这个纤细的小身体,打前世的自己,也能轻松打五个。
不练功的时候,赵新就拉出小海湾石隙里系留的小舟,在近岸的海里习练操舟的技术。终于在采购的粮食吃尽,潭里的肥鱼吃腻的时候,赵新决定尝试独自驾小舟返回大陆。将袁沓一留下的银钱装入布袋缠在腰间,赵新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驾舟冲入大海。
离海岸最近的村子叫望海村,虽然就在海边,但是离坐忘岛还是有些距离,需要操舟抵近海岸再继续南行一个多时辰才能到。但是这对于现在的赵新已不是问题了,他运臂如飞让小舟在海上犹如快艇飞驰,他非常享受这种劈波斩浪的感觉,时不时的还仰天长啸一声,好不快活。
望海村离海不远,爬上村东头的大柳树可以远远的望见大海,虽然靠近大海,但望海村的村民却并不靠打鱼为生,村民虽然大都谙熟水性,但主要的食物来源还是种地,只在农闲时会出海打些鱼鲜带到南边的市集上贩卖换取一些生活用品。村子的规模不大,只有四十多户人家,错落的分布在一条小河的两岸,由一道不知建于什么年代的古老石桥相连。沿河上溯,两岸是连成片的稻田,间中点缀着几块明镜似的池塘。石桥边的柳荫里有一个小茶馆,托这条石桥的福,偶尔会有行旅的人由这里渡河,这也使得这个偏乡小茶馆的生意得以维持。
赵新现在就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