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皇太一。
荀子。
道家北冥子。
这三人便是赢夏此次回归咸阳最为重视的人。
道家北冥子自是不用多说,关乎完善筑基之法的根本。
而且赢夏也对道家之法极为好奇。
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逍遥游——这些典籍尽皆都是春秋的精华所在。
此前赢夏在邯郸只不过熟读了一些道藏,就已然创造出练气、筑基之法。
若是能够阅读这些圣人的大义微言,又将如何?
只怕会更进一步。
儒家也是同理,只不过儒家是儒家,荀子是荀子。
对于荀子。
赢夏是一点喜感都没有,反而是孔子的圣贤书倒是可以读读,说不定能够汲取一些精华,而且儒家也需要掌控在手中。
毕竟。
如今春秋盛世,诸子虽有百家之多。
但真正作为显学的其实也就是儒家、道家、墨家了。
便是连农家也算不上是什么显学,不过只是人数众多罢了。
至于说东皇太一。
却是重中之重。
此前在阴阳家驻地修行之时,赢夏便已察觉到丝丝恶意,对东皇太一的感官并不好,其次,要想彻底执掌阴阳家。
那么东皇太一便是最大的阻碍。
东君、月神、黑白少司命这些人,伴随着一次次的见识到赢夏的仙姿。
早已心悦诚服。
根本无需再度收服什么。
至于说云中君、湘君、星魂这些人,更是无需在意。
仅凭赢夏目前的实力以及地位,便可轻易将这些人镇压。
唯一所顾虑的不过只是东皇太一。
“东皇阁下...”东君微微一怔,旋即摇头说道:“自从公子将三足金乌交给东皇阁下后,他便再无任何消息传来。”
“只是...”
她似是有所迟疑的说道:“只是此次回归咸阳,只怕东皇阁下会有所动作。”
这段时间。
东君说不上对赢夏是什么感官,喜欢?那自是谈不上的。
但是尊敬、崇敬那是肯定有的。
尤其是赢夏对她的态度,更是比之东皇太一要好太多。
这不是说赢夏放权给东君,东皇太一依旧放权。
而是东君在跟赢夏相处的时候,明显要比东皇太一更加从容一些。
因而...
在赢夏问出这话的时候,东君便知晓赢夏可能要跟东皇阁下起冲突了,在这般格局之下,东君内心其实更加偏向赢夏一点。
这也是东君一直以来的性格。
秦时之中,若非是对东皇太一没太多忠诚,也不可能真就因为燕太子丹就脱离阴阳家,这其中固然有恋爱脑的缘故,但要说没有东皇太一带给人的感官太过危险,也是不可能的。
东皇太一此人太过自私,他心中根本没有任何人。
唯有自己。
唯有天人极限。
为了追求天人极限,东皇太一可以放弃一切。
这点从此前轻易就将阴阳家交给赢夏执掌便可知晓一二。
而这!
也是赢夏重视东皇太一的缘故,此人太过不可掌控!
若是大秦日后要一统万世,那么诸子百家这些陆地神仙都必须要将他们一个个镇压,而在这些陆地神仙之中,荀子、北冥子这些人反而更加好处理一些。
因为他们有在乎的事情。
就比如荀子。
无论赢夏的实力如何,荀子都不可能做出过于肆意的事情。
因为荀子是儒家的圣人也是如今儒家的代表人物,若是他敢对大秦肆意而为,那么大秦就敢彻底覆灭儒家的道统!
道统的重要性对于荀子而言,那是超出生命的存在。
反观东皇太一就完全没有这般顾忌。
“有所动作?”赢夏深深的看了一眼东君:“你有什么猜测?”
“阴阳咒术之中,有移魂、控心之术,但亦有一种术法却是唯有历代东皇太一方才能够掌握,我虽不知晓那是什么,但很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情。”东君似是想到了什么,压低声音说道:“一如昔日的星魂。”
“他原本并不会什么武功,性情虽是骄傲,但却不残忍。”
“而在东皇阁下为其灌入星魂命格之后,其人的性情却是骤然大变,其武功亦是突飞猛进,仅仅只是数年时间便已是大宗师境界。”
她又强调了一句:“似是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