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小言坐的位置高,还得迈两格台阶,玲姐儿拎了下裤子,深吸了一口气迈上一格,稳了身子后又迈上一格,加快了速度朝慕小言过来,直接扑到了她腿上,甜甜叫了声姑姑。
慕小言伸手抱起了她,捏了捏她的脸:“胖啦。”
“爹爹总给我喂肉。”玲姐儿奶声奶气告状,一面朝着外看去,发现爹爹不在,嘟起嘴。
慕小言逗她:“那你喜欢吃肉吗?”
“喜欢。”
玲姐儿点点头,明明是告状,这会儿有想着肉了,脸上写满了我想吃肉,就差前头出现一碗肉来。
在座的都被她给逗乐了。
慕小言出手大方,又是亲侄女,拿了月莹递上来的一对镯套到了玲姐儿的手上,又将整个盒子都给她了:“自己抱回去。”
玲姐儿捧了满手,真就抱着慕小言给的大盒子,迈着腿儿往回走。
元家孙子辈的孩子,除了玲姐儿之外就是才四五个月的晏哥儿,孩子太小没有抱来,慕小言也备了见面礼。
宴会过后,临下午时,慕小言要启程回宫。
从宫里带来的那些箱舍都留下了,回去时又准备了好几车让她带走,浩浩荡荡的,出了八公巷往皇宫回去。
一日之内来回,如此大的阵仗,引起的不仅仅是百姓们的注意,年家,萧家,对这事儿也是异常关注。
皇上允妃子出宫省亲对家族来说是荣誉,年亦兰和萧凌萱都没落着这样的恩赐,大婚不过一年,皇后这就浩浩荡荡的回了元府省亲,皇上对皇后和元家还真是格外的重视啊。
各藏着心思,面上谁也不会说什么,见了面还得恭贺上几句,转眼初六初七,休息的日子结束,官署那儿忙碌起来,朝堂之上,过完年后首当其冲要忙碌的,就是赶在春忙之前,要将泰州的事解决。
齐王请命前去,皇上另外在户部调派了两名官员与他同往,即日出发。
此时的京城依旧热闹,新年的余温还在持续,十二这天开始,那些商铺就换上了彩纸花灯来卖,大街上满是这样的摊子,一直到十四这天,元宵节到来。
从十四到十六,元宵这三日城中没有宵禁,大街小巷能闹上三天三夜,热闹程度不输年三十。
宫里也十分的热闹,妃子们不能出宫,年亦兰主持,就在御花园里摆了一条灯廊,廊上垂挂的每个花灯下都有字谜,其中还有皇上和皇后写下的字谜,猜中的,便能去皇上那儿讨个赏。
比起定好的赏赐,这样的应该更具有吸引力,能主动向皇上讨赏赐,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
可到了猜灯这日,御花园里是热热闹闹的,回廊里也是人来人往的,慕小言却发现,这些妃子,猜是猜着,可瞧着都有些兴趣缺缺的样子。
回廊里有几十盏灯,
齐齐挂在那儿煞是好看,
每盏灯下都垂挂了字谜,
猜到了就在下面写上谜底和名字。
皇上的写的几个灯谜挂在回廊中间,
皇后的挂在回廊左侧,
原本,
照这样子回廊中间应该站着不少人,
可慕小言看到的,皇上那几盏灯前,就站了寥寥数人。
反倒是左右两侧多一些。
这也太不寻常了,
她们不想讨赏了?
“难道是太难了?”慕小言招手让月莹过去看看,转眸看向自己那几盏灯前,发现方贵人还站在那儿,
身边陪着陆答应,
两个人倒是惬意,都没人打搅她们。
过了会儿,
月莹回来了:“娘娘,
皇上的字谜不难,
就是没人在上头添字。”
要换在秋宴时,
她们争着抢着都要在皇上面前一展风华,
怎么现在有机会了却不添,慕小言起身:“看看去。”
走上回廊,
这几盏灯前,安嫔和齐贵人向慕小言行了礼,
退到了一侧将位置让给她。
慕小言抬眼看去,
先是一怔,随即问她们:“在这儿站这么久,为何不将谜底写上去?”
齐贵人犹豫了下:“回娘娘的话,妾身猜不到。”
“这怎么会猜不到。”慕小言又看了眼那三盏灯,说是灯谜,不如说这是猜诗,旁的都是要从字里行间找出谜底来,这个却简单很多,直接写上诗名就行。
她们说的难,大约是皇上写的这三个灯谜是另辟了个猜法,若照着灯谜来猜,肯定猜不到。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