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姐妹二人说了一会儿话,杜红烛便起身告辞了。临出门的时候,又叮嘱道:“颜儿,莫要多虑,安心的在这里住着。”
“姐姐放心吧,”杜红颜再三保证了之后,她才稍稍安了心,回到自己的住处。
过了两天教席的宫人也未到,只是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说:让在七巧节那天准时到皇宫殿试,皇上留了牌子的便会有教席的嬷嬷,教宫中的礼仪。
就这样,在殿试的前一天,杜红颜便和杜红烛带着几个随身的丫鬟和婆子一并出发了。
在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杜红颜辞别了杜府的家眷。但并未看到杜子涵。便问二叔娘道:“二娘,怎么没有见到二叔父?”
“你二叔父得知你们两个明日一早便要出发,心痛难忍。便一个人闷在书房里面不肯出来。”二叔娘叹了一口气,才缓缓地说道。“他晚上没有吃什么东西,这碗绿豆莲子羹,你便替我送过去吧。”
“好,”杜红颜点头应允了,便吩咐兰儿接过来二叔娘身后丫鬟捧着的一碗绿豆莲子羹。见二叔娘面色不是很好,便嘱咐道:“二娘早些回去休息吧,莫要替颜儿担心,颜儿若是有幸留在宫中,便每日替二叔父和二叔娘念经的,祈求老天保佑你们福体安康,一切顺利。”
“好孩子,”二叔娘轻轻抬起手,落在杜红颜的肩膀上,仔细的瞧着她。人虽然消瘦了些,但面庞红润有光泽,肤白如雪,恰若那陶瓷娃娃一般,眼波如流水一般清澈见底,更显得灵动可人了。
杜红颜捧着那碗香气四溢的绿豆莲子羹,心中便哀痛道:曾几何时,她也曾趁着这夜幕伴着昏暗的烛光,给爹爹送去自己亲手烹制的羹肴。她便在心中狠狠的发誓,一定要替父亲报仇,一定要进入后宫。她在心底悄悄地整理了一下情趣。便敲开二叔父的书房门。
二叔父紧皱着眉头,坐在书案旁的椅子上,恰似在思考什么事情一般。见杜红颜推门而入,便习惯性的向门口望去。见是她,便舒缓了一下眉头,温升问道:“颜儿,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明天可是要赶路的。”
“颜儿谢二叔父关心,今儿晚饭时见二叔父食之甚少,得知二叔父在书房,便带过来一碗绿豆莲子羹,”杜红颜吩咐兰儿将那碗绿豆莲子羹放在了罗汉桌上,便示意她推下。
“颜儿,明天就要重返京城了。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务必要和烛儿相互照拂。”二叔父放下手中的竹简,来到罗汉桌旁,用勺子轻轻的搅动着碗内的羹肴。“咱们杜家的生死存亡皆寄托在你们身上了,叔父一定会权利支持你们的。至于你父亲的事情,有什么蛛丝马迹,我定会让人设法给你捎信给你的。”
“叔父的照拂,颜儿都记在心里了。”杜红颜一想到二叔父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此去不知道何时再能见到二叔父,也不能常伴膝下承欢了。随即便跪在杜子涵的跟前,悠悠地垂泪道。“只是这一别,还请叔父多多保重。这样,颜儿也就放心了。”
“快快起来,”杜子涵忙上前去扶起来杜红颜,眼中泛起了泪花。原本浓密的黑发,几天之间,多出了些许的白发,人也显得更加的苍老消瘦了。又交代道:“我们杜家在京城中另有一处别院,在紫荆东路,各项物品人员都齐备,你们到了京城就住在那边。京城的一些涉及的宫内外,我早早命人打点过了,不会为难你们的。”
杜红颜点点头答应了。
“宫中一些事宜,不懂得便问问,切莫不可随着性子来才好。宫中人多嘴杂,做事需谨言慎行才好。”杜子涵担忧地说道。“我原本不忍心你去宫中的,毕竟你是大哥留下来的唯一血脉,寻思为你寻得一处好婆家。可你偏偏又要去进宫,也怪我护着灯儿,才应允了你。”
杜红颜强打起精神,忍住眼中的泪安慰着杜子涵道;“叔父,颜儿身负灭门之愁,怎么能安度一世?颜儿已经十五了,不是小孩儿,办事自有分寸,还请叔父放心。若是叔父不放心,还有红烛姐姐陪着我呢。”
“叔父不求你们在宫中呼风唤雨,但求得你们一声安稳,”杜子涵微微露出慈祥之色。
杜红颜服侍杜子涵吃完绿豆莲子羹后,便告退回房中。次日一早,环儿和兰儿服侍她洗漱完毕之后,便听到唤杜红颜的声音,一听便是杜红颜。
“一看妹妹的房门开着,便知妹妹起来了。”杜红烛笑着走进来,见杜红颜早已经准备妥当,便称赞道:“颜儿也是一个干净利落之人,还没吃饭吧?”
“还没,姐姐也还没有吃饭吧。我早已经吩咐兰儿备好一桌早餐,知道姐姐早上要过来,特意等着姐姐一同吃早饭的。”杜红颜执起杜红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