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听劝!别放羊了,跟着朕种田吧 > 第019章 那面旗帜,再也无法迎风飘扬了

第019章 那面旗帜,再也无法迎风飘扬了

次日,唐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正午时分。

按照他的命令,昨晚那十个刺客的尸体在陈仙芝的帮助下丢到了城郊荒地。

这件事唐衍觉得没必要闹大,一来他没证据是谁主使的,二来他本身就有一块张承奉赐的金山令,满朝文武可都是知道的,对方明知他有令牌在身还派人行刺,说明人家根本没把张承奉放在眼里。

虽然有陈仙芝在身边,唐衍还是觉得不太安全,主要是身边除了陈仙芝,另外十人根本没学过武,打打架还凑活,杀人还是不太行。

这两天闲着无事,正好在敦煌城逛逛,看能不能遇见几个江湖好手,身边多点人手总归是好的。

简单吃完午饭,唐衍带着陈仙芝和两三个手下开始在敦煌城里闲逛。

敦煌城比唐衍想象中要大,整体呈长方形盒子状,只有东西南三座城门,从东到西也就不到三里路,南北一里左右。

这还只是内城,在西门外有一片面积差不多的外城,同样有十米高的夯土城墙。

内城除了东北角张承奉所谓的皇城区域,其他的地方都是各大官员贵族世家和商人的宅院,从西门到东门有一条金山街横贯东西,然后在中间点有一条南北方向的敦煌街。

走在金山街上,沿路两边的各种楼阁现在看来显得有些寂寥落寞,不过宽阔的大街和中西合璧的各种建筑,还是能感受到曾经的喧嚣和繁荣。

从金山街往西出内城门就会来到外城,大概逛了一圈,唐衍颇为感慨。

外城在几十年前张议潮一统西域十一州的时候盛世空前,当时设置有九座市集,敦煌外城也是在那个时候逐渐形成的。

九市的出现很好的将混乱的贸易口岸划分的井井有条,每个市集专营各自的品类,各地商人走货交易也方便的多。

唐衍挨个看过这九个市集,基本上落魄的不成样子了。

曾经的九市一场,说的是位于西北角专门设置的大型露天货场,牛马市、茶市、丝绸瓷器市、香料市、瓜果市、粮市、皮草市、盐铁市、杂货市,九个交易市集,完美的涵盖了当时所有品类的货物交易。

张议潮当时设立了专门管理集市的市令机构,税收管理等等分工相当明确,也因为有了良好的市场规划和管理,在那一段时期,敦煌成为了西域十一州的贸易中心,其规模和繁荣一点不比盛唐时期差。

现在唐衍接手了敦煌附加税的工作,相当于所有的关税和商税都归他所管,户部只留下地税和户税两项。

唐衍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市令司的直属上官,昨天虽然在朝堂上宣布了命令,组建新部门的事情还需要几天的时间。

一个是人员配备,一个是衙门的设置和资料账本的清理等等,都需要时间才能做完。

这些事唐衍都不用亲自过问,张承奉自会派遣心腹将其搭建完成,这可是他翻盘的机会,选人用人等等工作一定会亲自筛选。

当时在讨价还价的时候,确定了六部之外增加一部为农商部,顾名思义,就是负责农事和商业,相当于把户部的职权分走了一半,曹议金兼职户部尚书现在心里肯定快烦死了。

差不多天黑的时候,唐衍基本上将内城和外城都逛了一遍,回到宅子里的时候心情还不错,市场的情况越差,他越好治理,可以把以前的所有规矩全部推翻重建,根本就没人反对甚至没人阻拦,毕竟不可能比现在的情况更差了。

出门的时候本打算看看市场上有没有牙行之类的市场,牙行又说人市,其中有奴隶人口的买卖,也有劳力奴仆的聘用交易,可以直接买卖,也可以招收长短工和寻找各种各样的工人。

逛了一圈下来,整个外城空旷的不行,想要招收一些江湖客的计划也落空了。

回想一下,唐衍也觉得自己好笑,没了商队走货,自然就没了充当保镖的江湖客了,镖局更是不可能有。

这件事暂时只能放一放,就跟陈仙芝兄妹的出现一样,强求不来。

回到书桌前,唐衍拿出纸笔,开始书写关于商业发展和商税收取的各项条款及规定,这份材料他不会马上付诸实施,而是要等明年开荒种田获得丰收的时候再实施。

现在所有的事物一切照旧,保持原有的运营方式即可,太早把自己的设想公布出来,没有太大实际意义。

一连几天,唐衍都没再出门,而是在宅子里写写画画了一沓手稿出来。

这些天龙勒郡和农商部组建的相关手续和准备工作基本上完成,唐衍也拿到了该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