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白雪覆盖大地。谢府内,炉火映照着谢安和一群子侄辈欢聚一堂的光景。
“来来,看这飞舞的白雪,你们说它像什么?”谢安抚手一问,语气轻快。
“它飘扬轻盈,犹如空中撒下的白糖。”谢朗回答道。
“不不,它密而不散,更像天上撒的白盐。”谢玄接口。
小谢道韫眨巴着亮晶晶的大眼睛,盯着窗外舞动的雪花,忽然开口:“它在风中上下飞扬,就像院里的柳絮随风飞舞。”
“好, 说得极是!”谢安听了不禁拍掌称赞,朝着众人欣慰地笑道:“我们家小丫头诗思敏捷,直抵柳下貂蝉啊。”
这一刻,谢安心中涌起无限的喜悦与期待——他找到了传家之宝,这咏絮般的美丽才华,必将开创谢家诗坛的新篇章。
令谢安最记忆犹新的还是谢道韫的泰山于前而色不变。
那是一片血色的黄昏,会稽城内土崩瓦解,遍地哀鸿。孙恩军如狼似虎,杀气腾腾杀入城中。
谢道韫手持钢刀,眼中寒光凛冽,奋勇出战。只见她裙裾飘飘,身形若游龙,一刀一刀斩杀来犯之敌。“为夫报仇!”她嘶吼道,声音中满是毅然和悲壮。
终究寡不敌众,道韫被活捉。面对敌军刀枪,她不仅色不变,反以温文儒雅的风采感化了孙恩,保全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丈夫牺牲后,道韫独自一人留在了荒凉的会稽。她不再改嫁,以诗篇纪念逝去的爱侣。面对命运的残酷,她没有丧失优雅,反而散发出窈窕淑女的气质。这般无畏和节烈,正是风流韵事的真谛。
江南雨霁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湿润气息。会稽小筑内,谢道韫独自一人,身着朴素的麻衣坐在书案前。屋外苍松婆娑,投下斑驳的树影。
她取出笔砚,松香四溢的书房内只闻笔尖在纸上来回摩挲的沙沙声。她凝神,写就了那首千古绝唱《拟秘中散咏松诗》。
字字看似平淡,却蕴含着她对生命的坦然和洞见。她淡泊名利,不羡他人富贵,只求心灵的安宁。诗成,她抚笔长叹,眼中闪过一丝淡淡怀念,又很快恢复了从容。
历朝历代的才女看着金榜,感慨良多。
东汉,卓文君端坐在书房,手持《谢氏风流录》,眉宇间透着慨然之意:“道韫姊妹,您披荆斩棘,不负毅力,使我想起自己追随夫君时的峥嵘岁月。您用优雅隐忍感化敌人,这般仁厚气质真令我折服。”说罢,她轻轻合上书册,凝视墙上的画像出神,眼中豁达从容。
三国,蔡文姬站在窗前,目送落日余晖消失在洛阳城边。她轻叹道:“道韫妹妹,你真勇敢,为夫报仇无惧强敌,我都为你感到 精神振奋啊!你那独立自主的精神,正是我向往的呀。”月光下,她嘴角微扬,神色坦荡洒脱。
南北朝,柳氏手持瑶琴,袖口处一片飞扬的浅绿。她轻声吟唱:“道韫前辈,您孤身抗敌的气概,令我敬佩。您用温润体贴感化豪杰,正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也要学习您那不屈的精神,像松柏般屹立不倒。”歌毕,柳氏神态恬淡,眼中透着坚韧。
唐代,王六儿坐在长安街边,一边扭弄着自己的马尾,一边自言自语:“这谢道韫姐儿也太不简单了,出门斩杀敌人,又能用仁慈感化他人,她可真是我的女神!要是我也有她一半的勇气就好了,唉,不过我还是老老实实卖好了。”说完她哧哧笑起来,眯着眼睛望天幻想。
宋代,李清照身着淡紫裙装,坐在窗上吟诗作画。她轻吟:“道韫前辈,您历尽沧桑,不改风骨,令我折服。您那傲雪凌霜的气质,譬如高山上的松柏,倔强而挺拔。我也要学习您花开不败的精神,用音律馨香点点滴滴的光阴。” 诗成,李清照神色淡然,眼中却透着坚定。
元代,穆桂英头戴花冠,正在台上表演女儿香。她一边翩翩起舞,一边赞叹:“啊,这谢道韫真是我的女神!她能文能武,既泼辣又温文,简直就是女中豪杰啊!要是我也有她一半的气概,哼,看我不把这些大男人都打趴下!”台下响起热烈掌声,穆桂英笑逐颜开,潇洒张扬。
明朝,沈清英端坐在宁波的家中,一边品茶,一边感慨:“道韫姐姐,您历经劫难,犹如芙蓉出污泥而不染。您那坚韧优雅的品格,让我深受启发。我也要学习您的独立自主,用文学光耀门楣,绽放属于自己的风华。”说毕,沈清英神色淡然,嘴角噙着淡淡笑意。
清朝,李香君站在戏台上,手持着宝剑,正在排练新戏。她一边挥舞长剑,一边感慨:“咱家这谢道韫,是女中丈夫啊!她那份仗义和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