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全体起立,看华夏女性群星闪耀 > 第24章 沧海横流显忠骨,文姬高洁半边天

第24章 沧海横流显忠骨,文姬高洁半边天

刑场,蔡文姬拼命奔波求见曹操。

她不顾形象,蓬头散发跑到曹府门前,顶礼膜拜,头破血流,只求见曹操一面。

这时曹操正在设宴,闻讯大笑:“既然蔡夫人千里迢迢而来,就让大家见识见识吧。”

蔡文姬披头散发,满脸泪痕,浑身尘土,已然憔悴不堪。

她匍匐在地,哀声哭诉,请求宽恕董祀的无罪。

“曹丞相明鉴,我丈夫承蒙昏乱之罪,并无重谋逆之心。望您宽宥,饶他不死。”

在场宾客无不动容,曹操也不禁悚然。

蔡文姬形容憔悴,却言词清辩,条理分明。

她说自己的家破人亡,唯一的想法就是保住丈夫性命。

“曹丞相,您也曾听闻大名鼎鼎的蔡邕公,那正是我的父亲。如今我流离失所,一无所有,只求能留住我的董郎,不要让我们夫妻两散。”

蔡文姬声音哽咽,却字字真挚。她残破的外表下,仍保有当年教养深厚才女的风采和口才。

满堂臣子被她感动,纷纷劝谏曹操开恩,留下一对模范夫妻。

曹操也不禁对这个忠贞不渝的女子刮目相看。江山易主,人心不移,蔡文姬的高尚品质,超越了生死荣辱。

她用真情流露的恳请,挽留住了丈夫的性命,也感动了在场所有的生命。

曹操轻叹:“朕已发布死刑命令,此事难圆。”

蔡文姬机智应对:“丞相您手握精兵,难道会计较一人一马之失?不肯出手相救,使一个家破人亡的女子苟延残喘?”

她把曹操的雄厚实力与自己的危急境地形成强烈对比,逻辑清晰,措辞恳切动人。

曹操听后大为赞赏,她能在绝境中保持冷静智谋,口才过人,果然是大才子的女儿。

“夫妻恩爱,令君动容。我准你重逢团圆,勿再有失。”

蔡文姬泣不成声,感激曹操的宽仁大度。

她义无反顾的深情,融化了曹操铁石心肠。丈夫得救,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战国名将白起赞叹:“蔡夫人之勇,足可匹敌男子。临危不乱,机变如神,为爱侣求情一事,令吾辈汗颜!”

汉朝文学家司马相如赞道:“文姬之才,世所稀有。她的悲愤诗篇,词锋如剑,让人为之动容。吾生不能及也!”

唐朝诗人李白说:“蔡夫人诗作气势磅礴,令人惊叹!她那舍生忘死的情操,更教人肃然起敬。”

宋朝词人苏轼称许:“文姬之才,令吾甚仰慕!她那忠贞不渝的真情,实乃难得。作词人当向她学习。”

明朝戏剧家汤显祖赞叹:“文姬在曹丞相面前,口才过人,举止大方。此等女中豪杰,实乃千古第一人!”

清朝思想家王夫之说:“蔡夫人之学,吾辈难及。她那坚持正义、呼吁仁政的气节,令人钦佩。”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称许:“文姬勇于进取,举止见识过人。她那不畏强暴、敢言敢断的精神,可作为我辈学习楷模。”

曹操凝望金榜,恍然大悟。当初自己一念之仁,让蔡文姬留下了怎样的瑰宝!

当年曹操问她:“闻说夫人家中藏书甚多,还记得些吗?”

蔡文姬说:“我父亲留给我四千余卷,现今所剩无几。我还能详述四百多篇。”

曹操欣喜道:“就请夫人亲笔记下,留给子孙吧。”

文姬毫不推辞,誊录下四百篇典籍。

其中记载了多少先人智慧!多少华夏文化瑰宝!

若非当日曹操一念宽恕,这些璀璨文脉早已湮灭。

蔡文姬笔下的字字,都是曹操仁德的结晶。

一代英主与才女相遇,造就了千古绝唱,让华夏之魂永放异彩。

蔡文姬的伟大,不止于传承,更在于创造。

她立志要用文字抒发心声,于是创作出千古绝唱《悲愤诗》。

简单数语,道出沧海桑田般的命运跌宕。

望边疆苍茫,怀念故土安稳。

景色未变,身在外乡愁如干。

寥寥数语,字字哀声肺腑。

【蔡文姬,用文字祭奠生命,用悲愤捍卫尊严】

【她点燃了历史长河里的一盏灯,为后人照亮前行的道路】

【为华夏女性的热血与文采,向蔡文姬致敬】

【一个才女的悲愤,变成千古不朽的吟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