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吴掌柜的话,学生姓刘,名叫文锦。吴掌柜叫我刘文锦或者文锦都可以,不必称我为公子。文锦也在此先谢过吴掌柜给我抄书的机会,那这三本书都卖于你了,以后还请您多多照顾。
好说好说。吴掌柜说完笑了笑。
谢谢吴掌柜,我还想问下抄一本书大概是多少钱,有无时间限制。
是这样的,抄三字经和千字文这两本书是二百文,百家姓是一百文,千家诗是三百文。科考书籍另算,这些都是根据字数和难度来算钱的。时间是一个月之内拿过来就行。我可是看你写的字着实不错才给的这个价格。
另外因为纸张是我们书店提供,所以也是有押金的。
听完吴掌柜的话,他也理解了。想着那掌柜说的话应该是真的,他也问过其他同窗大概书店抄书是什么价格,好像确实没有吴掌柜说的这么多。
那文锦多谢吴叔的照顾了。我想先抄三本书,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各一本。另外我还想买两刀纸张回去用,加上押金您算算大概需要多少银钱。
好的,我来给你算算。回收的三本书是四两,抄写三本书的押金是一两,纸张本来也是一两,但是库房里有些之前的旧纸张,不过和新的也差不了太多,纸张就收你五钱好了。
总共算下来我还要给你二两五钱,文锦你是想要银子还是铜钱。
刘文锦心想这吴掌柜确实会做生意,人还挺不错的。之前他爹陪他去其他书店买过纸张,一刀破损的纸张比他这里卖的还要贵上五十文,看来以后如果有什么生意确实可以照顾一下他。
想完他就回答道,那谢谢吴叔了,全部给我银子就行。
主要是刘文锦觉得这么多铜钱装在身上太重了,也麻烦,还是碎银方便携带。
随后吴掌柜就让店里的伙计把书收了起来,拿来了纸张和碎银。
文锦你把银子收好,等抄完书随时来店里找伙计或者找我都可以,以后你可得多多照顾你吴叔的生意。
吴掌柜能对刘文锦这么客气主要是看他写的字不错,再加上觉得刘文锦人品好像也还可以,所以给他便宜了一些纸张钱而且给了比较高的抄书价格。想着万一以后刘文锦要是能够高中,现在也算结个善缘。
吴叔您太客气了,我们都是互相照顾,抄好了书我会尽快送过来,那没什么事文锦就先告退了。
说完跟伙计也打了个招呼,刘文锦就去找他爹了。路上他也是感慨,这几天辛苦抄的书全卖了,却只换来了这点钱,回去还得接着抄才行,赚钱可是真不容易。
本来他想的挺好,可事实上已经算是幸运的,要是去之前的那个书店估计现在他身上能有二两银子就算不错的了。
不过挣了钱总归要给家人买些东西,等到他爹下午快收摊前再去买好了。他也没多少钱,只能买些吃喝的东西,要是给她小妹提前买好了糖葫芦,估计放在布袋里到了晚上也就不好吃了。
这时他就晃悠悠的来到了南街的集市上,看到平时不太会说话的刘大强和刘文勇正在大街上卖力的吆喝着。
快来看看啊!大晋朝最好看的簪花,还有最好玩的玩具了!走过路过,你可千万不要错过!
这些吆喝的词还是刘文锦教给他爹和大哥说的,学的很不错,摊位前面全是人。年轻的少女和小孩子居多,也有些妇人。看来还是女人和孩子的钱比较好挣。
还好有他大哥和他爹两个人在这里摆摊,不然一个人还真忙不过来。刘文锦看他俩这么忙,也赶紧跑去他俩那帮忙了。
大姐,玩具和簪花总共五十文。小本生意不容易,你就别还价了,我再送你一个簪花,你看这样总行了吧。
占到小便宜的大姐付完钱拿好东西心满意足的走了。
刘文锦看着他爹熟练的业务,也是觉得好笑,没想到把他爹从一个农家汉子培养成了卖货郎。
刘大强看到儿子来了也是傻笑了一下并没跟他打招呼,就接着和另外一个客官说起了话。
刘文锦也知道是生意太好了,他爹根本没有空和他打招呼。 也就自顾自的一同卖起了货。
到了午时,集市上的人已经不多了,送走了最后一个人,三人就去吃饭了。
走,二郎,爹带你去一家很好吃的面馆里吃面,不仅好吃还不贵呢。他爹和大哥在这里已经摆了两个多月的摊子,也算是彻底把镇上商户都给摸透了。
王大娘给我们三个来三碗肉丝面,再来一碟小菜,快点啊,肚子饿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