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第二天风声就吹到了皇帝那边,很快娄烨和他就被带到皇帝那边问话了。
皇帝一身龙袍加身,不怒自威,坐在龙椅上高高在上的俯视着他们。
宋亦辞第一次见天子,难免有着紧张,他趴在地上,不敢睁眼去看,只能眯着眼看皇帝脚下的靴子,再加上他和娄烨的事被传的沸沸扬扬的,恐怕此次前来凶多吉少了。
娄烨挺直了腰板,不形于色。
突然一个华丽碧绿色的杯子甩到了他跟前,宋亦辞愣是不敢动,皇帝板着个脸,皇后在一旁安抚:"皇上,龙体要紧,莫伤了身子"
"哼,这逆子叫朕怎能不生气?你看看他都做了些什么?铃兰这么好的姑娘放着不要,我大滅弑国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而他…"他被气的颤微着手指向娄烨:"偏偏要去玩一个男人?真是丢尽了咱皇家的脸面"
"皇上…"皇后娇柔的抚平他胸口的怒气:"咱们不能只听别人的片面之词,要不等五皇子怎么说再夺定论"
"他还有什么好说的?证据都摆在眼前了,他是不气死朕不罢休"
"不要生气了皇上,气坏了身子可怎么办?万一不是这样呢?我们先听听烨儿怎么说吧!"皇后给娄烨使了个眼色。
"娄烨,你可有话说?"
娄烨上前一步,眼神坚定,抱拳:"回父皇的话,我和宋奴之间的事纯属造谣"
"那这个宋奴又是怎么回事?你作何解释?"
"宋公子乃是儿臣请来的军师,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商讨着攻打北戎计划"
秦王死后,太子无能,荣虎将军又因铃兰之事慌称卧病不起,北戎觊觎滅弑国已久,早已虎视眈眈,如今滅弑国能用之将已江郎才尽,北戎南上已攻下两座城池,而娄烨因铃兰之事,一直不受皇帝待见,几次被拒绝门外。
这次正好利用这事,来刺激皇帝来见他,皇帝不见他,他就让皇帝来找自己。
只是办法有点偏激而已。
娄烨余光扫过,宋亦辞心领神会。
怪不得这家伙不慌张,原来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盘,把他当炮灰使用了。
说完,娄烨递了个卷筒上去:"父皇,这是儿臣这几日和宋军师策划的布防图,还请父皇过目"
皇帝老脸终于和颜了几分,他摊开布防图,里面攻打的细节被注的仔细清楚,路线也是心思缜密,堪称一绝,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
皇家因失两座城池,早已下达旨意,招文武百官前来带兵出征,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满朝的官员却没有一个敢于上前领旨,无奈他只好点名,但奈何还是守不住,又差点错失一座城池,皇帝都已经想好亲自带兵出征了,如今,令他没想到的是,那个一直不受待见,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五皇子,居然深藏不露,有这等本事?
让皇帝欢喜之余,却也让他头痛不已,娄烨迟迟闷声不响,猝不及防来了个王炸,其城府极深,他还是小看了,这个宫女所生的儿子。
皇帝生性多疑,娄烨早已经摸透,他故作姿态:"父皇,这布防图是宋军师亲力亲为,儿臣在一旁耳熏目染,得到不少启发,如今南上吃紧,儿臣愿助父皇一臂之力,替父皇分忧"
皇帝还是有所怀疑:"宋奴这真是你的杰作?"
宋奴和傅博承的事,皇帝也是知道的,对宋奴打心底的看不起,但傅博承领兵打仗的本事他是见识过的,所谓是百战百胜,无一战败,宋奴身为傅博承的男宠,说不定也从中被熏陶。
而这一点,娄烨也是仔细分析过。
"回皇上的话,是的"宋亦辞咬紧牙关。
"不错,不枉跟在傅博承身边这么久,看来傅博承后继有人了,呵呵…"
这一关总算蒙混过去了。
"传朕口谕,即日起…封五皇子娄烨为护国大将军,领十万精兵南上讨伐北戎,若凯旋归来,封五皇子为端王"
娄烨暗自高兴,他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封了端王就有了自己的封地,这样他和他的额娘,就再也不用饱受别人的冷眼了。
"谢父皇"闻言又道:"父皇,儿臣还想跟父皇讨要个人"
"说…"
"儿臣想带着宋军师一起出征"
"荒唐,你还不够嫌事大吗?"皇帝怒气站起了身:"你和宋奴之间的事,风言风语的,再带他出征?岂不是要把这事给坐实了?"
"你此次带兵出征,待凯旋归来,军功显赫,这事就过去了,大家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