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久了,发现人的本性就是贪婪的。不是说他们谋取不义之财,而是永远不知足。
比如单位的保洁阿姨,明明已是退休年龄,有退休金,家里又不差钱,却还是每天苦哈哈的来工作。
一周只能休息一天,明明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却还是闲不下来,有打工人的通病,又像拉磨的驴,一旦停下来就有负罪感。
也许也不是她有多爱钱,就是不肯放过自己,停下来享受人生。也许她觉得,一旦停下,身体就会出问题,就没有价值吧。
我有时也会这么想,前段时间一直想离职,但是经历了一次久违的双休我就不这么想了。一般休息时时间会过得很慢,哪怕我整天玩手机打游戏追剧,还是很慢。
在床上躺着又会头昏脑涨,想起来却又为工作所累,精力没恢复起不来。那个时候我就觉得不工作没意义,自律的人不工作才有意义。他们说走就走,游山玩水,有钱有时间。而现在攒钱的目标还没达到的我,只有焦虑和烦躁。
我很社恐,休息日出门需要心理建设很久,哪怕是跟自己说是出去放松的。而工作的时候我出门就会很利索,因为那是不得不做的事,就像那句,天天喊着辞职,天天准时到岗。工作日出门会让我有满足感,会对自己说,看,我很自律吧。看,我很棒吧,每个月都能赚到钱。看,不可思议吧,我居然能赚钱。
工作很辛苦,偶尔也会生气,但是更多的是充实和满足。是上班时偶尔摸鱼做自己的事的快乐,是和同事和谐相处的快乐,是锻炼情商巧舌如簧的快乐,是偶尔示弱能换来好处的快乐,是摸鱼得到工资的快乐,是爸爸妈妈把我当大人偶尔跟我借钱我能痛快拿出来的满足感。
我喜欢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虽然有姐姐,我还是觉得自己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之前想辞职是因为当时状态不好受不了PUA,现在能坚持是因为想给父母更多的保障。我很喜欢提前做规划,喜欢一切尽在掌握,喜欢有足够的资本去应对突发状况,所以坚持。
我是不知足的,一开始是。刚工作时迷茫,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而我从未有过这么多钱,所以很久也不会规划。也是因为上学时的生活费只够勉强温饱,想要穿暖,想要精神世界富足,所以牺牲了口腹之欲,自然也不懂理财。虽然学的理财专业,却是在毕业半年后在工作环境中受同事熏陶才一点点培养出理财观念。
也是因为穷怕了,所以很节省。也是因为没有安全感,不想再体验没钱的感受,所以我从不存定期,而只存灵活的理财,我喜欢钱随时可以支取的感觉,是安全感。
我最开始没有做攒钱规划,所以虽然有攒,却觉得前路茫茫,不知尽头。有了离职的想法后,我开始思考很多事情,我辞职后的生活成本以及后续的收入来源。慢慢的,制定出离职前的几年的攒钱规划,决定这几年要攒到多少,到那时如果还想离职,这些钱就是生息的本金,然后每个月兼职赚生活费就好。
离职想法压下去的那段时间,我开始尝试做直到退休的整个职业规划的攒钱计划。其实是很可观的积累,只是当时不知足的我觉得不够,也是受小红书的荼毒,觉得那些钱不够用。怎么会不够用呢,我不谈恋爱不生小孩,买房后仍有很多资本,绰绰有余,只是当时被贪婪的风气影响。
那段时间的攒钱计划都是按每个月能存的最多计划的,这让我压力很大,每个月都怕攒不到那么多钱。
让我放平心态的是又一次出现离职想法的时候,破罐子破摔的时候是得过且过,是适可而止。这时候我开始体谅自己,好好爱自己。想到自己的生活不只有攒钱。之前太过苛待自己,这个月试着给自己增加了一点生活费,鼓励自己去买想买的东西,吃想吃的东西,然后发现了人生的意义在于有一定资本下的及时行乐。
我可以先在每个月攒钱的间隙满足自己小的心愿,然后每个月攒固定的,不是太难的大项,然后累计以年。何必把自己逼得这么苦呢,我攒一辈子钱难道这几十年都要如此辛苦吗,并不。
每个月的花费并不多,几件衣服,几顿外卖,偶尔买点零食,偶尔和朋友聚餐而已,花不了多少的。
迅速整改了我的计划,把能轻松攒钱的计划更轻松了些,这样不仅大项没太多改动,还能有小项的攒钱用来应急以及买房。因为我所求的首先是有钱,然后是有房,所以我不着急。
我现在还小,还有很多人愿意租房子给我,所以先攒资本。然后攒钱买房。我的要求也不高,一室即可,顶楼即可。因为小房子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