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悠然随记 > 第30章 关于写书

第30章 关于写书

我一般不愿在书里写消极的结尾,书籍嘛,大多用来鼓励自身,鼓励读者。只有我忍不住的时候,特别生气特别悲伤的时候才会有那么一章两章的消极。

不像其他作者,我写作的时候必须有音乐作伴,休息在家的时候音乐常常一放一整天。我并不觉得吵,我做不到没有声响的和自己相处。音乐更能激发我的灵感,我可以二者兼得一心二用,音乐是我的写作助力器。听激昂的音乐我敲击的速度仿佛也会更快些,听舒缓的歌,我的心情也百转千回。

写书的时候音乐很有魔力,会比平时听到更好听。很平常的一首歌,写作时我会共鸣,但是平时再听就不会了。写作的时候我常常收藏歌,平时常常把它们移出收藏,就是这么反复无常,是写作的魅力。

我和其他作者的另一个不同,就是先有内容,然后才慢慢总结出大纲。这个特点在这本书最明显,一开始想写一本随记,想到什么写什么的那种。但是看了备忘录记录的灵感,有些先后想到的说的其实是一类事情。

所以原本不打算有大纲的这本书重新归纳总结了分类和章节顺序,这样整改之后一目了然,我对这本书也有了更清晰的写作思路。我其他的书,虽然一开始有大纲,但也随着写作不断修改完善。甚至有的是书写完了大纲也才最终定稿。每本书都有一次大概,就像人的经络重新排列组合了一样。打算在下本书里先完完整整的梳理大纲再写作。反正我有的是时间,就是要在不同的书里进行不同的创新和进步啦。

听过一段话,你要写暗恋就不能只写暗恋,你要写背后的眼睛,你要写阳光下他的影子,你要写没有身份的吃醋,你要写擦肩而过的在意。大概是这个意思,不能单调的写,那只适合短故事。而中长篇就是抻,就是用很多很多场景描述同一件事。我写过暗恋,所以懂这段话。但也不赞成为写而写,如果没有故事情节了,就应该到此为止,而不是生搬硬凑。我的书从来都是自然而然的结尾,我想写的写完了就完结,而不是为什么流量苦苦抻。

和别人不同,我喜欢一个月写一本书,当然,这个计划本月才开始实行,因为第一本书写的时候同时开了第二本,那时节奏还没掌握好,导致第一本书进度慢了,近两个月才完结。而第一本书的后期又开了第三本书,忙不开。也是因为忙不开,所以第一本书加速更完。那一天我突破了记录,第一次一天更一万多字。不过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就轻而易举了,是进步。

虽然速度算快,质量却没有下降。该写什么就是什么。有时候一天更两本书,但是不会把这本书的事写到那本书上,因为我的每本书都是独一无二的题材。我的自信也是书给的,我相信,精诚所至,定会金石为开。

写的多了,领悟到,写作一开始就是从真实出发。写作就是揭开自己的伤疤,这无可厚非。但是脱口秀不可取,因为写作是沉淀,在写作甚至完结的一段时间都可能没多少人观看,自然伤疤揭露程度不高,火的时候伤疤也好的差不多了。脱口秀则是快速剖析,受众面更广,火的更快,伤疤未必已愈合。

在我心里,世界最安静之时,才是创作之时,要么一早,要么一晚,灵感大爆发。一晚为多数,因为一早多数要上班,少数起不来。

我很喜欢写小说的日子,好像有动力一直支撑着我。写书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特别慢,好像随着指间敲击键盘,我能和书中的故事共情。我也相信,总有一章,你会共情。

在书中,我可以活在青春校园里,可以活在真实生活里,可以活在日记里,可以活在阳光下。

现实中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会毕业,会老去,会经历很多变故。但是看一看我的书,就好像一直在校园里,在我描述的场景里。

还蛮喜欢生病干活的感觉的,脑袋晕乎乎的,思维却一直转一直转,挺有意思,但是仅限于写小说。我一直相信,什么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靠的就是坚持不懈。

前几天因为考试,重回了一趟母校。是从北门进去的,大学时我曾无数次走过这条路,却是毕业后第一次回到这里。

那天的天气很好,校园里暖洋洋的,又带着夏日的绿茵清凉。每一处,都是我曾走过的地方。每一处,都有我的影子。

时隔很久,这里还是有很多能触动我的地方,拍照记录了下来。曾经的我站在这里都畏畏缩缩,现在的我大步流星从容自信。想了想,工作后我的底气确实变多了,这可能就是资本的力量吧。

考完试,我没有留恋。没有再去母校的食堂,没有再看一眼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