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杨牧之是否有烹饪的秘方。
一些人开玩笑地说要来杨牧之家吃饭,提到搭棚子,希望再次享用美味的大米饭。
。。。。
村民们不分老幼,男女,都吃得红光满面才离开。
张富贵被杨牧之留下来,帮助处理两棵酸枣树。
这种树木是杨牧之能找到的,最适合用于制作克敌弩弩身的材料。
“富贵,这几天就别再进山砍柴了,来我家帮我打铁如何?”
杨牧之一边整理着地上的树枝,一边询问。
张富贵脸上闪过一丝喜色,但随即摇头:“牧之哥,这可是你家传承的手艺……”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小小的小胜只需要一个铁匠,再多一个只会竞争。
“我是个读书人,怎么可能一辈子打铁呢?”
杨牧之毫不在意地说:“而且,我还有其他抱负要去实现,需要很多人来帮我,打铁就是其中一方面,你愿意来帮我吗?”
"但是……"
"但是什么但是,你到底学不学?不想学的话,我就去问别人了。"
"学,我学!"
张富贵匆匆点头。
放下柴刀,郑重地朝着杨牧之行了一个深深的鞠躬。
学会一门手艺,等于多了一个谋生技能,而且这个技能还能够代代相传。
从这一刻起,张富贵对杨牧之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之前只是感激,如今又多了一份敬意。
他的工作态度也变得更加认真和努力。
。。。。
铁匠铺里,富贵按照杨牧之的要求,已经把酸枣树切成了若干段,正在用柴刀谨慎地去皮。
制造纺车的零部件,杨牧之可以委托木匠制作,因为即使纺车的设计传扬出去,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他可以随时进行升级改进。
但是制造弓弩就不一样了。
这种武器的杀伤力相当大,如果传出去,可能会引发无法预料的后果。
因此,他宁愿让富贵用柴刀慢慢去处理,也不愿意找木匠协助。
杨牧之没动手,只能站在一旁,考虑如何改进炉子的设计。
两人一直干到月亮升到了头顶,满身风尘的林德才回来。
林德回来后,不做任何解释,先是拿起水壶咕嘟咕嘟地喝了半壶水。
"姐夫,你辛苦了。"
杨牧之站起来,从小炉子上提起一个小吊锅,盛了一碗热米粥,递给了林德:"饭一直给你热着呢,赶紧吃点吧。"
林德从中午一直赶路,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他并不介意粥还有些许烫,迫不及待地端起饭碗,呼噜呼噜几下就把米粥喝得干干净净。
杨牧之笑着又给林德盛了一碗。他明白,林德这么急着吃饭,一定是带回了好消息。
林德一直吃到一小锅的米粥都消失在他的胃里,才满足地打了个饱嗝:"你当初想买这个小吊锅,我还说没必要,现在才知道它有多方便,用起来真是太好了。"
杨牧之也随之笑了。
这个时代的人多半没有喝开水的习惯,渴了就随便找个水源取水喝。
杨牧之自从穿越来这个时代后,几乎没喝过一次生水。每天要单独烧几次开水,非常不方便。
因此,在前往县府采购的时候,他就购买了这个吊锅。当时林德和村长还觉得他有些败家,觉得小小一个吊锅就卖好几百文,还问他为什么不亲自打制一个。然而,他们并不明白制作铁锅的技术含量要比制作柴刀复杂得多。
林德继续回答杨牧之的问题:“牧之,我打听清楚。那光头确实是担担山的人,而且还是担担山的三当家。”
杨牧之一听这消息,不禁大吃一惊。干掉土匪的三当家,这意味着担担山势必不会善罢甘休,可能会对小胜采取报复行动。
林德见杨牧之紧张,连忙安慰道:“你别急,先听我把话说完。”
林德也不卖关子继续说道:
“这人跟潘小虫一个德行,嗜赌成性,而且赌术奇差,总是输的叮当响,而且欠下一大笔赌债,无奈偷了山寨的金银去接着赌。”
最后被担担山大当家的赶出了山寨,成了一个散兵游勇。
这个消息让杨牧之渐渐放下心来,但是还是有些担心,秦桧还有三朋友呢,谁知道这个土匪有没有什么好兄弟为他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