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的机会不就打水漂了。”
“学去就学去吧,大不了我再改进新的。”杨牧之淡定地说。
杨牧之无所谓地回应道。
他的目标是让秦瑶瑶开心,所以只对纺车做了一些基本的改进,远远称不上什么高效的纺织机器。他深知如果有心,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但现在的速度已经足够满足他的需求。
"这种纺车还有改进的余地吗?”章曼玉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杨牧之沉思着回答:“这个不好说,改进的程度和方式不同,速度提升也不一样。如果要达到纺织厂的水平,可能需要更多的改动和投资。不过,毫无疑问,我能让这架纺车的效率大幅提高。”
章曼玉听了这番话,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看到了机会。这不仅仅是一台纺车,更是未来的财富。她决心要抓住这个机会,尽管这可能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杨牧之微微一笑,他对纺织机的原理和结构有着深刻的理解,也知道要构建一台类似的机器有多么困难。不过,他并没有透露太多细节。
"你放心,这只是初步的设想,要实现还需要很多前提条件。现在大乾的工业水平还远远不够,所需的技术和资源都不容易获取。但我相信,随着时光的推移,总有一天会有人实现这个梦想。我只是提前尝试一下而已。"
杨牧之没有透露更多信息,因为他知道这个领域充满了竞争和机遇,不是随便就能分享的。
“这个问题咱们暂且搁置一下,我已经解答了您的疑问,也让我提个问题,您是计划出售这台纺车,还是打算与他人合作开设一个作坊呢?”
章曼玉难以理解工业相关问题,因此杨牧之便切入了另一个话题:“这么出色的纺车,如果售之于人,或许不太明智……”
“那是否意味着您认为我是愚蠢之人?”
“唔……不是的,杨家姐夫,我绝对不是这个意思。”章曼玉连忙解释道,“只是觉得这个纺车实在太宝贵,太有价值了,如果能用它做生意,我会更愿意。你看,我们可以合伙,将来赚的钱分成,你做工匠,我负责销售,不知道你觉得如何?”
“我有一架纺车,你穷得已经无法支付赋税,你有什么资本与我合作?”
“我懂得如何经营作坊,”章曼玉自信地回答:“我清楚哪里的葛麻价格最为合理,也了解如何将纺得的线材制成布料,以最高的利润销售。这些你是否了解呢?”
“看来你对纺织行业很了解啊。”
杨牧之兴致勃勃地点了点头。
“那是当然,我们家祖上三代都是做纺织的,要不是我爹……”
章曼玉声音略带悲伤,似乎不愿深谈,但随后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杨牧之:“无论如何,我可以向你保证,将这台纺车交给我,你和瑶瑶姐姐将过上好日子。”
“白纸黑字的承诺并不总是值得信赖,不如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你的打算。”
得知章曼玉出身纺织世家后,杨牧之对她的提议产生浓厚兴趣。但他没有急于做出决定,希望先听听章曼玉的具体计划。
“本来,我打算带着这台纺车去城里,找我父亲以前的朋友合作,以便迅速盈利。但那些老家伙都很精明,鉴于我们家的困境,他们必定会竭力压低价格。所以,我打算不再追求这条路。”
“嗯,那就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你打算怎么和我合作。”
杨牧之没有兴趣与这老练的商人周旋。
章曼玉说道:“我刚刚计算过,这种纺车的纺线速度是以前纺车的五到六倍,如果我和瑶瑶轮流不停地纺线,最多需要十天,我们就可以挣到足够的钱买足够的木材,再制造一台纺车。然后我们就可以雇佣两名女工,即使扣除她们的工资,最多也只需要十五天,我们就可以再制造一台纺车,然后再雇佣两名女工。如此循环,最多一年,我们就可以成为保康最大的纺织作坊!”
章曼玉的眼神闪闪发亮,专注地看着杨牧之:“你觉得怎么样?”
杨牧之内心受到不少得波澜,这个章曼玉,竟然说出了前世资本家得运转模式。
章曼玉的模式听上去虽然简单,但却非常有效。世界上绝大多数资本家的原始积累都是这么开始的。尽管前期可能会比较困难,但一旦事业走上正轨,就可以实现资产积累,最终实现财务自由。
杨牧之有技术,章曼玉有销售渠道和作坊管理经验,两人合作互补短板,看起来非常合适。
杨牧之提出:“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