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是我呆在南京的最后一天,因为各种原因:飞机延误、疫情防控后,我推迟了一天又一天回家,终于改签成功,准备离开南京飞机上写下来的一段话,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开始互相电子写信交流,留下了这么多留存给我的回忆。
还记得那一天是下午两点的飞机,我朋友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送我到机场,所以这个任务交给了25。我和25聊了一整夜,三月南京的清晨总是一片春意,鸟儿早晨五点就开始叽叽喳喳的早起,为了这春天大地做足了准备,我们连着听了一夜的歌,又聊了一夜,准备着下一次的见面互相告别,我很难过,我也很不舍,我们谁也舍不得说晚安,就这么一直聊一直聊,抬头一望,天亮了。
记得25也送我去了机场,前一天晚上住在朋友的宿舍已经关门了,25依旧还在楼下散步,她喊我下去一起的时候我看了看足足六层高的楼层,远远的和她招了招手,这是我们最后的告别。
我告诉她三月的南京我没看到樱花,因为疫情被封的死死的鸡鸣寺,她给我拍下了唯一一束在南京盛开的樱花。第二天送我去机场的时候,25拿了一个袋子,里面装了厚厚的礼物,一路上我都没敢打开,一直到上了飞机,我打开着厚重的礼物:里面是那本我们当时在二手书店看了又看却犹豫后悔没买的唯一一本骆一禾的诗集。我慢慢翻开旧旧的书的第一页,里面夹着一束樱花。
眼泪开始不值钱的往下掉,思绪又飘到在那去往机场漫长的地铁上,25忽然给我戴上的耳机,如同像往常一样,里面放着告五人的那首《与海无关》,当歌唱到那句“顾着替人着想也请你想想自己”,她戳戳我,指了指耳机,我靠在她的肩膀,我明白,是因为前一天晚上我们刚好谈论到我总是替别人着想却忘记自己的感受的时候,她想和我说的话。
分别的时候我们也只是互相拥抱作为告别,回到学校的她被告知密切接触,回到家的我被告知需要隔离14天,然而陪伴我们的这些漫长又难熬只属于疫情时光的,便是我们两个每天备忘录里的那封电子信。
在飞机上哭成泪人的我含着泪看着外面的阳光,阳光再一次洒在我的脸上,我拿起没有网的“铁砖”,写下了我们的第一封信,我看着外面的日落,25这时候可能也在看着同一片日落吧,那时候的我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在做什么,鼻涕一直往下掉,25是我人生分岔路口忽然多出来的意外,这是我从没想到的,南京的樱花到今天还在盛开着,我再也没见到过。
2022.3.14
嗨!亲爱的25!
我拉开了小窗板,刺眼的光照亮了这一排的座位,我哭到睡着,叛逆的我没有摘掉耳机,25,我也想给你看看这日落,这次我比你离太阳近好多,大概落到你眼里的黄昏还要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