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人在树下喝完绿豆汤,抹了一下嘴,一碗甜滋滋的绿豆汤下肚,天气带来的燥热也去了几分。把碗还给周老二,又继续下地干活去了,这主家大方,咱们也不能小气不是,一个个都掏着力气干活,仿佛比赛似的。
日头到了正午,周老二站在田埂上,头上也出了细细的薄汗,更不用说地里的几个人了。几个汉子早就撸起了袖子,甚至那怕热的都开始光着膀子干活。周老二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就喊几个人回家吃饭下午再来,收拾完媳妇儿带来的东西拎着篮子回家了。
今天周老大惦记家里的收成,两人没有在镇上多待。给两个小子送了饭,紧赶慢赶的就回来了。也是赶巧,到家的时候家里正在吃饭。赵氏赶忙去厨房给添了两副碗筷,让大哥和大嫂坐下来一起吃。
中午周家吃的是凉拌黄瓜,辣炒白菜,青椒炒鸡蛋,还用之前晒干的蘑菇,炒了一个蘑菇炒肉丝。主食是大米饭。米饭倒是准备的不多。周老大把今天没有卖完的卤菜和白饼也端上了饭桌,省的一家人不够吃。
饭后,老大两口子把牛车上的东西都搬下来。今天回来两人买了不少麻袋用来装粮食,这是昨天周家商量好的。这次收的粮食家里留下总量的十分之一交今年的税收,家里去年剩的粮食还有不少,今年的粮食家里就不留了。
下午周老二去地头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在地里忙碌起来了。看进度大概已经完成了一半,天黑之前,地里的粮食是能收完的。
周老大赶着牛车,一趟趟的把捆好的麦子往周家拉。用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把一车麦子倒在周家后院空地上。这麦子还没有进行脱粒,税收的粮食是要脱粒后才可称重。
把家里两个小的赶回房间,周老头四人穿着家里带补丁的旧衣服,用一块布把头发裹起来,怕身上整了一些碎屑扎得慌几个人准备开始给麦子脱粒,这可不是个轻松的伙计。
周欣欣还没有见过古代是怎么给麦子 脱皮,现在的收麦子都是机器替代,连收麦子带脱粒,一亩地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就完成了。古代只能用镰刀一点一点的弯腰割麦子不说,还要手工给麦子脱皮。
偷偷打开房门,一步步的来到后院门口边,周欣欣没有进去只是趴在门边,伸着个脑袋看。周老头看了周星星一眼,没有吭声,吃个教训也好,省的一家人都惯着,把孩子惯的无法无天。
只见后院地上铺着一张很大的草席,景婆子和赵氏两人坐在草席边,面前还放着两个闸刀。只见周老头和李氏把捆好的麦子放在闸刀上,带着麦穗的那头对着草席,景婆子婆子和赵氏快速的把麦头用闸刀割下来,剩余的麦秆扔到另一旁,如此反复操作。
等两个人胳膊酸了,周老头和李氏就把两人替换下来,继续反复操作,很快麦秆堆满了四周。几人把钗子把麦秆推到一个空的柴房,这些麦秆剁碎,掺着糟糠冬天就是猪的口粮。
就这样,周老大一趟趟的拉着牛车往家里运捆好的麦子,周家四人在院子里分割这麦穗。一直干到天黑,地里的粮总算是收完了,周老二拿着铜板给众人结算。周家村的几个人领了工钱也十分高兴,几个人高高兴兴的拿着剪刀回了家。
周家一天,只有周老二和家里的两个孩子比较轻松,其他几个人都累的够呛,晚饭是李氏炖了点肉丁,做的疙瘩汤。周家几人都是应付的吃了几口,回房间歇息。
周老二但是没有偷懒,去厨房给大家烧了热水,又挨个给提到了房门口,周家房间内,除了武河。每个人浴桶里泡澡解乏。累,实在是太累了,每个人都不想动一下。
要问为什么今天周欣欣没有干活也要泡澡,问就是活该,让她在自己房间内呆着,她非要偷看,最后被荡的一头灰,还弄得身上直刺挠。
周欣欣看到一半就受不了,赶紧回房间自己换了一身衣服,又拿毛巾擦了擦一遍才不那么难受。至于打水洗澡,根本就没有人搭理她,都忙着干活,就是擦身体盆里的水还是武河给帮忙端进屋的。
各屋泡了好大一会儿,才一个个的起来把水倒了,直接倒在床上睡了过去。李氏睡着了还打起了呼噜,看来是累的很了。今个在后院就属李氏干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