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婆子起了个大早,取出这几天要用的粮食,放进了厨房,走了两天厨房里的粮食也没剩余多少了。刚生起火,准备先把药煎了,李氏推门进来了。
“娘,你今个怎么起那么早?”这惊讶的语气,儿媳妇也糟心,景婆子这两年身体不好,基本上都会多睡会。周家这情况让景婆子拉够了村里婆娘的仇恨值。
景婆子不看李氏,嗯了一声,“粮食拿出来了,我煎药,你做早饭,今个早上喝米粥。”李氏瞪大了眼睛,惊叫道“全家都喝米粥吗?”
“恩,再贴个玉米饼子,炒个白菜丝,昨天拿回来的肉把瘦肉剔出来,放进米粥里。”李氏一听真的喝米粥,痛快地应了一声,立马去后院井里把肉拿了出来,把瘦肉剔出,肥肉熬成猪油,利索的生火做饭。
周欣欣刚溜进厨房,就听见了两人的对话,心里一酸。在现代超市随处可见的大米,在古代平常百姓家吃一顿都是奢侈,感谢袁隆平爷爷。心里默念一声,周欣欣才朝着奶奶走去。景婆子看到周欣欣过来连忙帮周欣欣打了水,让周欣欣去院内洗漱。
很快二儿媳妇赵氏也起来了,低着头进了厨房,婆子已经懒得再看了,厨房都是李氏指使赵氏的声音。景婆子看了看盐罐子,因着前几天腌制咸菜,盐罐子已经见底了,一会要把买来的盐放进厨房。
早饭很快好了,陆续也都起来了,周老头也起来洗漱。早上贴的饼子配白粥,白菜丝颜色分明,简单却很有食欲,尤其白菜丝用猪油炒的,闻着就很香。这年月都是为了填饱肚子活的,有吃的很少说话,全屋都是喝粥的动静,谁也不会蠢的问为什么早上是白粥,只一门心思的都想多喝一碗。
饭后,周老头和两个儿子说话,聊地里的事,吩咐两个孙子读书要认真刻苦,之后便让老大送两个孙子去镇上。周欣欣自从穿来,还是第一次见两个哥哥,从昨天她便偷偷观察,大哥武海随了大伯母李氏,长的人高马大,不像个书生倒像是习武之人,自己的亲哥一看就是爹的翻版,一股文弱书生小白脸。两人也好久没有见到自家的小妹了,倒是陪小妹说了不少话,还没相处多久又要返回私塾了。(这里的私塾因为离家太远,便写作可住宿)
送两个哥哥到村口,武河就领着小妹回去了,自己还约了大牛二牛几个人去山里摸鸟蛋呢,走到家门口就看到了王盼娣在门口等周欣欣。昨天,周家从马车上拿下来许多东西,村里人早就传遍了,王家一早便让王盼弟来找周欣欣,希望可以从周欣欣这里得到点好处。
“欣欣,姐姐来找你玩,今天要不要去姐姐家绣花呀,你看今天姐姐给你带了果子吃。”王盼弟看见周欣欣回来双眼一亮,周欣欣并没有搭理王盼弟直接绕过回了家,实在是那双眼睛里的算计之意太过浓烈。院内几人早就看见站在门外的王盼弟了,只是王盼弟只在门口外转悠,几人倒也没有说什么。
“娘,欣儿没伤到头之前还藏了半块玉米饼给王盼弟,之前也经常偷偷去王家送吃的,欣儿伤到了头她看都没看一眼,娘,不是我说,王家都是白眼狼,还是让欣儿远着些好。”景婆子回忆着,李氏从不和王家人来往,打眼里就没瞧得上过,过王家人的确不好,不像自家谣言多,王家是真的品行有问题。
“嗯。”听见婆婆认同自己说的话,李氏心里欢喜,以往她说话娘都嫌烦,今个赏脸听她说话不说,还没骂她,顺杆子爬了。
“娘,今早熬猪油的油渣,咱们用白面做油渣饼子中午吃?还有剩下的一根大骨头中午是不是也做了?”她都惦记一晚上了,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惦记闹心。景婆子斜了李氏一眼,这位不能太给好脸色,否则时间久了她能爬到你头上去。“吃。吃,一天就知道吃。”
“奶奶,我回来啦,大伯母要给欣儿做好吃的吗?”周欣欣一进门就蹦蹦跳跳的来到了景婆子身边,对于大伯母的手艺,周欣欣是相当的佩服,这要是放在现代开个饭店肯定赚钱。在县城逛街的时候,周欣欣就发现了古代没有卖卤味的,自己得想个法子,引导着大伯母做出卤味去摆摊赚钱。凭大伯母的手艺,肯定能赚个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