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魏婴额前不长不短的头发被风带着飘到小蓝湛脸上,毛茸茸的,痒痒的。他侧过头,将发丝给按回去,无意间看见小魏婴头上翘起来的呆毛。
呆毛高高翘起,在风中被吹的左摇右摆。
小蓝湛注意力顿时就被转移了,就像猫见到逗猫棒一样,眼睛随着呆毛移动,看准时机,“pia”的一下给轻轻摁进头发之间。
看着小魏婴头上整齐的发型,小蓝湛舒服了。
小魏婴吃饱喝足,本就被风醺得昏昏欲睡,这会儿感觉到有人靠近,直接把身子歪了过去。
“怎么了?”他软糯糯地问。
“头发乱了。”小蓝湛答。
“哦。”声音迷迷糊糊,好似马上就要睡熟了。
魏晏和蓝涣出来抄小路直奔居竹院后面的小竹林,临走前还记得让魏寒去找弟弟,随身保护。
洗砚山庄位于山里,建造时极大的保留了山中原有的环境。居竹院旁边就是成片的竹林,从山顶到山谷。林中有潭,三面环竹,潭水由后山溪水汇进池中,再从另一端顺着竹林地势流入暗河,在最低端的山谷形成一面瀑布。
山庄的第一任主人魏颂觉得此地甚好,不利用利用可惜了。命人修了条曲折栈桥,栈桥末端连着八角亭,居于潭水中央,叫做明玕(gān)亭。
阳光透过层层竹叶,留下一地斑驳,明明灭灭。远处飞鸟掠苍穹,鸣声清越。
魏晏带着蓝涣一路踏过落叶,穿过竹林小径就是明玕亭。
亭外临水的三面设有石栏杆,上面雕刻着繁复的忍冬纹,内则有一面棋盘石桌,可与好友一同下棋,亦可弹奏一二。
“这是我前几天发现的,魏寒说这里平常没什么人来,很是清净。”魏晏道。
“浮岚暖翠,水软山温,景色极佳,倒是与江南有些许相似。”蓝涣赞道。
“这个啊,我听我爹说魏氏本是在扬州起家,后来先祖科举做官,经营三代,略有成就。当时的家主出游时无意间发现此地,从原主人那里低价购入,请了扬州当时有名的师傅过来重新修缮,才有了现在的模样。”
潭水青绿,触之清冽。魏晏将上次没用完的鱼食取出,席地而坐,随手扔点鱼食进去。
鱼食入水,瞬间卷起红浪,红色灵鱼争相抢食,俶尔远逝,潜入水底。
蓝涣见他动作很是随意,抓了一大把准备投进去。
“师弟啊,你这样喂,鱼会撑死的。”魏晏叹了口气,从他手中拿出小半放回去,“喂鱼得慢点,不然就没乐趣了。”
蓝涣眨了眨眼,将鱼食弄成小份扔向远处。鱼群轰然游去,不消一会儿就没了。
魏晏看着鱼食沉入水中,留下一圈圈涟漪,忽然想起以前流浪时见过几个穿着粗布麻袍的少年打水漂。
“师弟继续,我去岸上捡个石头,一会儿回来。”魏晏起身,向着岸边跑去。
“师兄慢点!”蓝涣喊道。
魏晏向后摆手,表示自己知道了。
岸上石头藏在草丛里,魏晏找了会儿,才凑齐十粒石子。
魏晏回到原来的位置,半蹲着摆出架势。身体倾斜,找准角度,手臂用力一甩,石子贴着水面跳了出去,点出七个圆晕,沉入水底。
魏晏站直身体,十分有成就感。
“师兄这是什么,怎么做到的?”蓝涣看着石子沉落的地方,十分好奇,这个他没见过。
“这个是打水漂,阿涣,你要试试吗?”魏晏分出几个石子递过去。
“好。”蓝涣走到他身边,借过递过来的石子,摩挲了下,发现石子底部扁平,很是光滑。
“师兄,这个石子底部很光滑。”蓝涣说着自己的发现。
“这个是因为石子底部越光滑,漂得越远。”魏晏回忆着泥猴子的说法道。
他以为自己已经忘了流浪时的记忆,原来只是藏在了脑海深处,轻轻翻动就能瞬间想起。
蓝涣捏着石子,学着魏晏的样子半蹲下来,身体向前倾,使出全身力气一扔,石头飞了出去,扑通一声掉入水里。
蓝涣皱了皱眉,仔细回想着师兄的动作,重新在魏晏摊开的手中拿过一枚,调整角度,手臂伸直,想了想又松了些力道,甩了出去。
石子连跳三下,如蜻蜓点水,沉入水中激起几点水花。
蓝涣二试成功,亮晶晶的眼睛看过来,得到了魏晏极力夸赞。
魏晏赞叹:“师弟很聪明,刚学就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