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我真下令,我商族必将大乱。”
昭又叹气道:“因此,我想培养年轻人,等他们羽翼丰满后,再徐徐图之,可未曾想到,这些人中居然也变得和这群老东西一样了,居然对弓也下了手。”
“所以你就在旱情出现后,不管不顾了?所以你就特意带着王师出殷都,想让这帮家伙自生自灭?”我怒道。
昭笔直的身体一下垮了下去,垂眼喃喃道:“我当时确实是这么想的。”
我无语了,这算是幼稚还是什么啊?
“收到你来殷都的消息后,我实在是羞愧难当,犹豫再三后,还是带军返回,看到殷都惨象,我更是没脸见人。”
“所以,你就躲在这里不见人,继续让三个老。。。。。。先生在外面帮你收拾?”我冷笑问道。
昭抬起头来,说道:“好,你说我该如何?”
我愣了一下,说道:“我说了,王是指引人、是裁决人是承担人,该给方向给方向,该做裁定给裁定,该要承担就承担!”
昭的眼神从迷茫变成思索,转而又变得坚定起来。
过了好一阵,昭才开口说道:“好你说得对,此次灾情确实是我的责任,我应祭祀先祖,并向族人禀告我的过错。然而这方向上我依然迷惑,还请好你教我!”
(我这。。。。。。我有什么鬼方向啊,我苟教中人,当以苟。。。。。。啊,赚钱为先啊。)
赶紧喝酒掩饰一下,脑子开始飞快转动,这时候不能胡说八道啊,给个什么路子呢?欸,有了。
我看着昭说道:“昭,你知道我一般都在封地的,这天下大势,我不清楚啊。”
昭的眼神又是一暗。
(我心里一喜,嘿,逃单成功。)
可昭的眼神转眼间又是一亮。
(我去,这家伙是想到啥了?)
昭诚恳的说道:“我给你说说。”
(救命啊!)
。。。。。。
等饭桌撤去,面对着铺在地上的一张巨大牛皮地图,听着昭絮絮叨叨的说完。我脑子里又是一片浆糊了。
这是我第一次从全视角了解现在商朝整体局势的情况。天下有点乱,和我现在的脑子有点像,结合起之前零零碎碎的信息,该从何说起呢?
首先说说目前为何总是有方国反叛的原因吧,表面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家中老大有点弱,众小弟觉得自己可以不用承担相应的义务了,决定试一下,被收拾后,没几天又觉得自己可以再尝试一下。深入分析后,发现其根源还是不复杂,这些方国不是被历代商王征伐得来的,就是立功贵族被商王分封的。总而言之,这些方国和商王朝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老大家稍有点风吹草动,小弟们瞬间能获得消息。同时为了维持整个王朝的统治,历代商王对这些方国除了贡献特产外,基本上都是商王出钱出人帮着搞生产,收获的粮食基本不用上缴。同时,一旦叛乱,赢了断供,输了惩罚力度也小,丢一个两个贵族出去交差即可。
(听得我都在考虑要不要试试了。)
其次是四土和四至的地盘上(也就是王畿之外的地盘),不鸟商国的族群有大把,这些族群成分复杂,有西北和东北的游牧民族,有东部强大的夷族,南土荆楚地界的什么归、佣、雩yu、虎方等。这些族群中有原生的族人,还有中原人口流入的族群,上代夏朝被商灭了后,也有部分夏族人流入到这些族群中,简单来说,这些方国可以说与商国实力不相上下,而同时商人追求祭祀奴隶和牲畜奴隶的需求,导致大家关系不好,常常你今天抢我一批人过去当奴隶,我明天抢你一批人过来当奴隶。日子久了,矛盾就变得没法调节了。
(搞了半天,还是因为人口缺乏这个原因,看来医学水平的提升才能真正解决这个矛盾。)
说完外部情况,内部的情况也要唠叨一下,前面方国反叛里说到的情况,这根源是商王朝对外扩张的一种手段-赐侯、牧与置奠,前两种就是对征伐下来的方国,商王赐侯、牧的职位,由心腹将领或贵族担当,继续按原方国规模运营,而置奠则是将附属国族的局部领地转化为商王专属领地的套路,就也就是逐步安插人手到方国,最终废方。这就不难看出,为何会有方国反叛了,交了份子钱还不够,你丫居然还想偷我家。
(我又联想起刚来时,和子见面后的情况来。很好,偷塔是商人老传统了。)
不过现在看起来,这也算是商王朝对外扩张中烈度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