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策攻打霖州之后,同年,安十三年。
霖州王城被破,先是被颂策攻占。
漠州臣子贪恋于霖州的宜人风水,纷纷劝谏颂策就此留在霖州。
霖州山水宜人,物产丰富,不知比荒凉的大漠好了多少。
可颂策力排众议,依然带人回了漠州。
颂策走后,兵力薄弱的霖州很快便被朔王璟黎派人攻占。
……
而颂策返回漠州的第一件事,便是带兵想收复被璟黎部下夏捷攻陷的几座漠州城池。
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
仅仅一个名气不大的夏捷,竟打的颂策溃不成军。
而那时的璟黎依然坐镇朔王宫,未曾插手攻打漠州之事。
就是夏捷与颂策这平平无奇的一战,引得天下哗然。
已经淡出众人视线很久的朔州,这几年来一直安静蛰伏,从不插手外面的争斗,怎么如今一出手,竟如此恐怖?
……
颂策部队士气持续低迷。
而朔州,韬光养晦,日夜操练的璟黎部队却士气高昂,蓄势待发。
这么多年了,在初尧的坚持之下,朔州从未插手外界事务。
他们安抚百姓,操练兵士,养战马,铸兵器,只待有朝一日,银枪一出,惊艳天下!
而这个机会,已然来临…
随着霖州城破,曾经的三王鼎立局面,彻底被打破。
还未等天下人心中暗自揣测,究竟是朔王心思机敏,还是漠王雄姿更甚,夏捷与颂策的一战就彻底震惊了世人。
究竟是颂策没发挥好?
还是如今的朔州太强大?
真正的答案,其实颂策与璟黎心中已经明了了…
………
继颂策夏捷一战之后,颂策又继续带兵发动了两次攻击,结果无一例外,通通被夏捷挡了回去。
此时,所有人都翘首以待,他们都认为,璟黎会趁胜攻打吞并漠州。
可结果再次出人意料。
夏捷镇守攻占的漠州城池,再无动静。
而朔州那边,却开始酝酿大动作了。
璟黎开始向天下人,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精锐的兵力,优良的战马,富足的物资…
………
漠王颂策连年征战,早已兵疲马乏,更何况,攻打霖州又耗费了他太多元气。更没想到的是结果又为他人做了嫁衣。
朔王璟黎则养精蓄锐多年,如猛虎初醒,蓄势待发。
璟黎并未同众人预测那般向漠州开战,而是将长矛指向了——一群籍籍无名的小势力。
没错,璟黎与初尧的计划是:
漠州什么时候攻打都可以,可以趁着颂策心态紊乱之时,杀一杀他的威风。
先夺漠州几座城池,亮一亮自己的实力,顺便威慑一下那些在一旁看好戏的小势力。
最后再出手,将那些小势力全都收入囊中。
朔州沉寂了太久,刀都要生锈了,很多人都已经忘了璟黎的铁血手腕,是时候提醒他们一下了。
………
就最后的结果而言,震慑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
璟黎立在高高的城墙之上,看着夏忌带兵出发。
那些小势力们没想到的是,这支军队的目标居然是他们。
当刀实打实的架在脖子之上时,那些小虾米们才回过神。
可如今天下朔王璟黎一家独大,连勇猛好战的漠王都不是他的对手,他们这些小虾米们又怎么会有挣扎的机会?
短短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夏忌带着军队在各处游走了一圈,便收服了数不胜数的小势力。
更甚者,有些墙头草们见情况不对,不等夏忌领兵到达,直接收拾好自己跑去献降了。
………
安十三年底。
朔王璟黎吞并了除漠州外的所有势力。
开始着手准备攻打漠州。
漠州,此时正被璟黎的军队围堵在西北方向,龟缩一角。
………
安十四年初。
漠王颂策连丢数座城池。
与此同时,漠王宫传来消息,释蓝终被折辱至死。
释蓝死后,尸身被砍成碎块,扔至乱葬岗,野狼分而食之。
同年,朔王璟黎亲征,颂策再次大败,退守西北荒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