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块cpu,体型硕大无比,哪里比得上这种轻便的一体机。
现在洛旭完全可以把书桌上那台运算速度不过五十多亿次的计算机丢掉了,有了这台一体机,真是鸟枪换大炮。之后洛旭把鲍勃的1号智能模块加载进这台一体机,通过接入互联网,他就可以随时与鲍勃对话寻求支援了。现在的洛旭,戴上先驱者one,喊出一声“激活”,眼前立即亮起“欢迎使用”的字样,随即化为一片光粒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右眼右上角闪现出一块小巧的黑色字样,06:45。字迹非常清晰,在外面淡淡清晨的阳光之下,也不影响使用。洛旭已经在先驱者里面插进了联通的迷你3g卡,直接通过3g联网来使用网络上的数据资料。“鲍勃,调出通往嘉盛电脑城的地图。”似乎因为鲍勃的缘故,周围的联通基站数据信道优先集中提供先驱者使用,那几乎就在话音刚落,被优化的三维地图瞬间浮现在洛旭眼前,并有一个箭头指向前进的道路。而且在地图旁边,因为gps定位,大量的实时数据产生,例如他距离电脑城还有多远,他的速度多快,一一被标注在了上面。洛旭摇摇头,事实上现在的三维地图并不是先驱者优化的,而是家中的鲍勃瞬时优化过后再传输到先驱者上面的,所以就现在来看,因为没有供先驱者专用的地图app,还需要依靠鲍勃的帮助。此时这种情况,先驱者有了鲍勃的协助的话,就好比是f22,几乎是无所不能,没有了鲍勃的帮助,战斗力瞬间缩减80%,所以洛旭测试之余,还要多加对先驱者进行一番改进。不过最让洛旭满意的是,他在先驱者身上安装的新型锂电池,充电速度极快,无线充电基本上数分钟之内可以充满整个电池,这种新型电池采用阴极材料——标准的锂锰氧化物,把它浸泡在石墨里面。然后通过碳化石墨里的lmo,石墨变成一个可以导电的密集网络,运行着整个阴极,然后这个阴极就像往常一样被包装起来,通过电解质和石墨阳极,成功创造了快速充电的锂电池,而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周期依然保持不变。整个碳化石墨网络就像血管一样,允许电池的每部分同时充电,因此速度上升了30到120倍。并且因为采用了纳米结构的材料,这种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基本可以释放1.2-1.4千瓦时的能量,就算换成先驱者芯片级的狭小电池,也代表着先驱者满功率运行可保证至少120多个小时的时间。但因为人总要休息,再加上也不可能随时满功率运行先驱者,所以正常使用先驱者,至少10,先驱者的使用时间和待机时间长得令人发指,洛旭想起来也是感叹,光是这门电池技术卖出去的话,拍卖起步价至少都是以十亿(美元)为开始的。不过洛旭随即摇了摇头否决了自己的念头,现代科学的各种技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是那么简简单单分开的,譬如这门电池技术,涉及到的相关技术就不下数十门。现在卖出这门超前的电池技术最多是让技术人员有了一个参考,可是一旦想制造新型电池的话,非撞个头破血流不可。因为精密技术跟不上,材料跟不上,光是明白了原理也只能干瞪眼!所以要卖电池技术的话,看似很简单,可是明眼人一看便得知里面的复杂性,试问洛旭一个普通平民哪来这种技术?自己发明?光是研制其中电池技术的材料就得抽出上百人团队,实验设备也肯定以亿计,普通人没有财力再聪明也不可能。这简直就像是洛旭拿着数百真枪在闹市街头贩卖一般,不惹得所有人注意才怪,故亦洛旭也只得摇头淡淡一笑了之。鲍勃的智能化毋庸置疑,估计早已侵入市内各处街头的摄像头,把洛旭前进方向的所有交通实时数据传了过来,令洛旭随时都可以掌握前进方向的一切情况。但这么一来也如同作弊,根本测试不好先驱者本来的功能,洛旭干脆关闭了鲍勃的帮助,纯粹以先驱者本身基础功能来试用。看得出,失去了鲍勃的辅助,先驱者的三维地图功能只留下了简洁的箭头指示图标,那些实时数据瞬间消失干净。洛旭也不在意,俯身骑着单车,呼啸劈开重重清风,顺着向左弯曲的箭头朝晨兴路驶去。他的视线右上角的图标实时更新显示,离嘉盛电脑城还有350m、342m、330m,伴随数字的不断缩小,洛旭正在离电脑城越来越近。“哧!”按下刹车,单车瞬间与地面摩擦停滞不前,洛旭抬头一看,嘉盛电脑城已然到达。现在不过才七点钟,街上虽然渐渐有了人流,但电脑城大门除了一些工作人员以外,并没有客人进出。毕竟现在时间太早了,客人进出高峰至少也得十点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