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三国后传 > 第七十五章 谁为蜀相—2

第七十五章 谁为蜀相—2

等堂下群臣争论半个多小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的时候诸葛亮开口说道:“诸位静一静不知道各位心中是否已经有人选呢?言者无罪,希望各位畅所欲言为我蜀汉帝国选出一位贤相。你们可以自荐也可以推举别人!”对于诸葛亮的话百官都不知所措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屯骑校尉王连对诸葛亮说道:“末将认为行都护蒋琬有才智足以胜任丞相一职特向汉中王推荐行都护蒋琬接替您成为丞相。”“蒋琬的确有大才,这些年道。

荡寇将军张嶷见王连站出:“末将认为,蒋琬、董允、费祎都胜任丞相一职,至于理由我就不必赘述了。此三人都算是汉中王的得意门生,若是这三人都无法入汉中王的法眼恐怕这丞相还得由汉中王继续担着。”“蒋琬、董允、费祎,虽然都是出自我丞相府但是此三人的确是他们那辈里面最杰出的人才,也是接替本王的合适人选。但是三人不能同时为相,还是需要一番抉择啊!”诸葛亮貌似自言自语的说道。王平与陈到两人一合计认为也要推个军方的人去竞选于是也站出:“汉中王,我们认为大将军姜维适合做丞相这个位置,姜维已经深得汉中王兵法的真传,而且未来还有不少大战要打,这就需要一个精通军事的丞相是荆州派的人接任丞相,一点都不考虑益州本地官员的想法心里非常不爽于是开口说道:“蒋琬、董允、费祎、姜维过于年轻虽有大才但是不足以服众,因此我推荐李严接任丞相、廖立为副丞相。”许靖的话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巨石激起巨大的波浪。

许靖的外孙侍中守尚书令陈祗第一个站出道:“廖立德行不足,只知道争权夺势这样的能配当副丞相吗!李严为一己之私延误军机致使北伐大业功亏一篑。若是这样的人做丞相,谁敢入朝为官呢?还有你司徒许靖年事已高贪念全是一直占着司徒之位不放,还有为了自己的一些蝇头小利搞风搞雨败坏朝纲。”许靖听完外孙陈祗的话气的说不出话道:“汉中王你认真想想这些年来,你提拔的官员是不是大部分出自你丞相府或者荆州的。你扪心自问你这么做真的就没有一点歧视我们益州派系的官员吗?放眼朝野蒋琬、董允、费祎、姜维、王平、魏延、杨仪诸如此类比比皆是,而我们益州的呢?廖立、李严被你流放,陈术被迫修书避祸。难道就不能轮到我们益州人做一次丞相吗?”

接着秦宓躬身向我说道:“陛下整个蜀国的江山都是你的,但是当这个朝廷所有的大臣出自同一个派系或者同一个地方陛下不认为这样会危害陛下江山吗?”秦宓一番话将诸葛亮一直压制着派系争斗在这次朝会上挑明,尖锐的提出益州派要与荆州派平起平坐。秦宓将皮球直接踢给我,一时间让我十分难做。草率下结论很容易将两派斗得罪了,我向诸葛亮投去求救的眼光。诸葛亮无视我投去的目光而把注意力投向亭柱上面的凤文似乎上面的上古文字对他更有吸引力。

我心里暗骂诸葛亮一句捏着鼻子皱着眉头对秦宓说:“我们现在在讨论谁接替丞相一职,大司农认为讨论朝廷内是荆州派厉害还是益州派占优势有意义吗?”秦宓回答说:“臣认为非常有意义,先帝在世时对我们益州的各大家族是礼让有佳,出任官职做得是合情合理没有一点偏颇。但是自从先帝薨与白帝托孤之后,诸葛亮排挤第二顾命大臣李严与第三顾命大臣廖立一人大全独揽。此乃独夫之举,今天我要向诸葛亮要回一个公道,请陛下也给我们益州广大的仕子一个公道。”秦宓不依不饶抓住这一点不放而诸葛亮也见死不救,我想还是要转移一下秦宓的注意力就向他问道:“你认为李丰此人怎么样?”

秦宓自豪回答说:“我益州的仕子自然顶呱呱,论才智那可是没得说!”我点点头对秦宓:“许靖老迈之所以不肯告老还乡是不是因为担心司徒一职落入荆州派系手里啊?”秦宓点点头说是,我拍着龙椅站起来说:“既然如此,朕封许靖为太傅允许他告老还乡,为嘉许他的功劳朕决定赏赐他黄金三千两,蜀锦八百匹。至于李严与廖立有前科朕不好在多加封赏这样吧,封李严、廖立为左右都护,分领冀州刺史、兖州刺史。李丰这么些年为北伐大军筹集粮草实为不易,朕决定将司徒之位赐给李丰。这件事情就这么处理了,以后我不想再听到什么荆州、益州派系。”然后我对诸葛亮说:“既然汉中王无法决定谁当丞相,那么就让朕道:“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就要任人唯贤摒弃私人恩怨。丞相之位朕来决定。蒋琬、董允、费祎、姜维、魏延上前听封,封蒋琬有左丞相负责在第六次北伐前蜀国领土的全部事宜;封费祎为右丞相专门负责处理交州、凉州、雍州、秦州、西域四块新得之地的事务;董允为副丞相监管左右丞相还有监督宫内;姜维为太尉统率蜀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