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开门,我回来了”姜阿将东西放在门前,敲着门乐呵呵的喊着。
“娘的好大儿,你终于回来了,还没吃吧,赶紧进来”才一日不见,姜母的口中的臭小子、混小子就变成了好大儿,果然儿行千里母担忧是对的。
“咦?你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嚯,还有点重!”随着姜阿把身子让开,姜母才看到地上大大小小的放了好几包东西,顺手帮着把东西提进了房内。
饭后,姜阿把东西一一摆在姜父姜母面前,一一介绍道:
“嘿咻~!上次我看家里的米缸没多少了,我买了十斤,两枚铜钱一斤,布袋子是送的”
“这个木簪子是给娘买的,我讲价讲了好久老板才愿意五枚铜钱卖给我呢~”姜母看着姜阿递过来的木簪子,虽然不精美但是是姜阿第一次这么正式的送自己东西,却没有留意到钱的数目不对,毕竟他们当初就给了姜阿二十枚铜钱。
“这是买我猪肉,五枚铜钱一斤,我买了五斤,给爹补身子的”
“这三根糖葫芦,花了三枚铜钱,是准备送给妞妞他们的”姜阿最后拆开一个小纸包,然后把剩下的一枚铜钱递给了姜父。
姜父愣愣的看着一大桌子的东西,又盯着手上的一枚铜钱,忍不住问:
“臭小子,我当初可是只给了你二十枚铜钱,你这加起来,我刚才算了下,可是足足花了53枚铜钱啊,其他钱你哪儿来的,还有你坐车回来的钱???”
姜阿随后便把孟乡长在出发的时候给了自己半两银子的事情告诉了姜父姜母二人,然后说自己贪嘴买了串糖葫芦,所以只剩下了一枚铜钱。
为了避免父母多想,顺便把春江医馆的事告诉了他们,并且把那张欠条交到了姜父手中。
夫妻二人听罢才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姜阿用一些不光彩的方式拿到的钱就好,同时姜父对孟乡长对自己的惦记感觉到暖心。
“那你去县衙的事儿?”姜父没去细看欠条,放在一边看着姜阿问道。
“县令老爷赵大人那边,觉得我有些想法还是可以的,但是觉得我太小了,让我先回家学学认字之类的,以后长大了再去报效国家”
“也对,是我们疏忽了,就算我儿脑海里的知识有用,不识字怎么能行呢,到时候连自己的想法都不能写出来,那不是笑掉人大牙了”姜父听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姜母在一旁没吱声但是也是跟着姜父频频点头。
“等等!刚才你说春江医馆赔我们多少钱?”姜母这时突然反应了过来。
“额...一百两,他们说这两天就会派人送来,到时候我们拿到钱把欠条给他们就行”
“嘶...太好了,我儿去读书的钱有了!”姜父连忙拿起欠条仔细看了起来,虽然不认识几个字,但是一百两三个字还是认识的,看完后乐呵呵仔细的抚平了下折痕,转身便往卧房走去。
“爹!县令老爷赵大人那边都说我只需要识字写字就行了,又不需要考功名,我跟着孟爷爷学学认字就行了,写字我自己找根棍儿在地上写不就行了”
“到时候给孟爷爷送点礼,一来算是感谢他对爹的挂念,二来也算是我跟着孟爷爷学习给的拜师礼,顺带可以把孟爷爷帮忙写推荐信的事儿的礼一起送了,不是挺好的嘛?”
“孟爷爷还说你不经常跟他走动,我去孟爷爷那儿学习,孟爷爷还更高兴呢”姜阿赶忙喊住了一脸高兴的姜父
姜父一听,觉得说得在理,一拍姜阿的肩膀,连连夸赞姜阿真的变聪明了。
“那...爹、娘,我去找妞妞他们玩儿去了”姜阿把糖葫芦重新包好,打了招呼就往外走。
“等钱送到了,我和你娘去采购点礼,到时候你跟我俩一起去,知道了没”姜父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好~!”姜阿回了一声,便往沈妞妞他们经常玩儿的那棵大榕树下跑去。
“妞妞大姐头,带流锅啥时候肥来啊?俺想带流锅咯”李解惑一边抠着鼻子,一边凑近沈妞妞问道。
“哎呀~脏死了,别在我旁边抠鼻子,给你一坨子,你一边去”沈妞妞给了李解惑一巴掌,李解惑虽然不理解为什么沈妞妞也觉得抠鼻子脏,但还是往旁边挪了挪。
“我昨天听姜叔叔说,姜带牛今天就能回来,沈妞妞,别欺负李解惑,不然以后我不帮你出主意欺负姜带牛了”陈大事在一边认真的观察着蚂蚁,头也不回的回了一句。
沈妞妞听到陈大事的话,悻悻地把即将打在李解惑身上的小手收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