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在下北地王刘谌 > 第三十三章 补充《蜀科》,重申国策!

第三十三章 补充《蜀科》,重申国策!

收获甚少,而且其他人不一定同意。

刘谌看诸葛瞻表情就知道他的想法了,于是解释道

“此事可先试点,看效果如何在决定是否推行全国!”

“善!”

《蜀科》的事情聊完了,刘谌还有一件事情要和诸葛瞻达成共识。

“前时谯大夫一策《仇国论》,让朝廷大臣离心,甚至有些大臣身在朝堂,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诸葛瞻深有体会

“因此,我等应该重申国策,以获得所有大臣的支持!”

“难矣!”诸葛瞻叹息了一声,便解释了起来

“益州人士仅部分关心国家,多数已不管事,更别提还有大部分通魏的!”

“这些人并不支持北伐,多数希望休养生息!”

“而先父所留大臣,部分也希望休养生息!”

这些刘谌也早有了解,不过他已经有应对之策了

“北伐和安民其实不冲突,北伐不需要年年都来,安民则是一直应该做的!”

“我有一份《安南平北治民策》,请思远查阅!”

刘谌将之前何攀的建议做了修改补充,还增加了以法治国的相关思想。

诸葛瞻初看不觉得什么,可越看越觉得有意思,甚至还来回看了几遍!

终于,在刘谌等的不耐烦的时候,诸葛瞻突然开口大赞道

“此策可行,子诚府中有高人啊!”

事不宜迟,诸葛瞻立刻带着刘谌找到了廖化和宗预两位老臣。

廖化看后,果不其然的称赞了一遍

“子诚、思远不愧是我大汉支柱,若要施行此策,我定然支持!”

连宗预这个暴脾气老头都难得的说了一句

“中都护与北地王此策确实不错,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

两人对视一眼就知道妥了,其他元从就好办了,他们找到了张绍。

“此策甚好啊,你们放手去做,其他的我话了

“经略梓潼倒是没问题,我等绝对支持!”

“可开发南中?具体改如何实施,还需与南中大族沟通才行吧!”

这点文立说的没毛病,南中大族实力强大,没他们支持还真的不好行动。

“《蜀科》补充条例?谁来编写?”

《蜀科》一出,涉及到的利益太多了,他可不敢随便让步,倒是诸葛瞻大手一挥。

“《蜀科》编撰之位,我已为广休与代文留下!”

如此,大家终于达成了共识。

杜祯事件从开始到结束,持续了将近半个月,这件事盖棺定论之后,朝廷立刻下达了几道命令。

益州人获得了升职,其他人刘禅也没忘记。

他令诸葛瞻拟定了一份名单,诸葛瞻为了回报刘谌之前抬他的一手,便找到了刘谌讨论。

“侍中张绍服侍父皇有功,当擢其为光禄勋!”

“善!”

“尚书左选郎邓良清廉、淡泊,可擢其为侍中”

“可!”

“成都令吕辰有功,不过成都令关键要职,不可轻动,当擢其弟吕雅!”

刘谌提的三个人都是诸葛瞻比较认同的,不由的连连点头。

“新人得以升迁,老人也不可忘,当以许游为大司农,胡博(胡济弟)为卫尉!”

诸葛瞻觉得许游还好,胡博就不行了,毕竟胡济惹出了问题。

见诸葛瞻不同意,这可就难倒了刘谌

“可老人中,病的病,去的去,已经没几个留下了!”

刘谌很无奈啊,经历过丞相时期的老人还真的没几个了,剩下廖化、宗预两个也快入土了。

还是诸葛瞻知道的情报多,提名了其他的人

“胡博迁为尚书仆射即可,可以老臣陈济(陈震之子)为卫尉!”

“如今若欲严《蜀科》,不如重启法邈为大鸿胪!”

陈济和法邈都是告病在家,刘谌感觉他们撑不了多久了,不过诸葛瞻的提议确实更好。

既然要重申法治,那就不能完全按照之前的《蜀科》来!

“思远,我以为应在《蜀科》之后增补条例!”这是何攀、杜烈讨论出,我仔细听着”

《蜀科》其实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季汉了,这是诸葛瞻在过去几年执法得出的结论!

因此他也在法治上积极寻求突破,如今刘谌有主张,他自然要好好听一下。

“如今大族林立,多数百姓隐入其中,土地兼并严重,可这些大族也掌握了基层管理,百姓在其管理之下也算过的去!”

“贸然惩治这些大族,只会导致百姓流离!”

这就难搞了,有压迫过甚的大族,就有公平、公正的大族,在他们治下的百姓起码是能吃的饱,不至于饿死。

可管理他们的大族一朝破灭,那短时间内朝廷根本接手不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国家连年北伐,精力都在军队,哪里能进行精细化管理!

万一出现百姓流离失所的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