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鸿胪崔玄策?区区高句丽不过数十万百姓,几郡之地罢了!”
“这么点实力,居然还设有鸿胪寺?”“这个所谓的大鸿胪,是不是假冒的?”太史慈还未开口,甘宁率先调笑起来!斥候队长脸色一红,然后抱拳道。?·白§D马D_#书μ&院}\ ?ˉ?更¢;新#`{最-¨快1t“属下之前也未曾见过高句丽官员印信,所以确实不知真假!”太史慈笑道:“高句丽国中,确实有鸿胪寺衙门。”“而这个崔玄策虽未谋面,却也听说过他的职位。”“所以此人前来,应该不是假冒的。”“不过此时局面,咱们是否要见?”太史慈坐镇辽东好几个月,对于高句丽国中一些基本情报当然知晓。赵云抱拳道:“敌军使者前来,多半是为了摸清我军出兵之目的。”“末将以为,咱们不妨见上一面。”“如果这个崔玄策,能够说服高句丽国王主动出粮以避祸。”“其实我军,也未必就要大战一场。”“当然,若是敌军不愿意出粮,咱们就按原计划向前动兵即可!”楚军东进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搞粮食赈济冀州灾民。如果能够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当然没必要继续大动干戈。反正打高句丽,也不必急于一时。.l+a^n¨l_a?n-w-x¢..c~o?m¨甘宁开口道:“怕就怕敌军使者,是为了故意迷惑我军啊。”“如果高延武一边让崔玄策跟我们瞎扯拖延时间,一边又在丸都城加固城防全力准备。”“等到我军兵临城下之时,岂不是更难进攻?”冀州那边灾民太多了,所以这次大军东进,至少需要几十万石粮食!如果三千石五千石,只要吓唬一下崔玄策。或许高延武那边为了避祸,也就老老实实认了!可一下索求这么多,恐怕高句丽人根本不可能答应!既然如此,所谓谈判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太史慈对斥候队长开口道:“敌军目前,在如何布兵?”斥候队长抱拳道:“前方斥候最新探报,敌军主力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在丸都城内加固城防准备死守。”“另外一部分主动向前,似乎想要在河水对岸设伏!”太史慈沉思片刻道:“如果我军主力全速向前,能否赶在敌军布防之前,先行渡河?”斥候队长摇头道:“恐怕不行,毕竟敌军距离大河太近了。”“就算咱们全力行进,也没办法提前渡河!”太史慈点头道:“既如此,就把崔玄策带上来吧!”敌军这个打算,明显是准备两段阻击。3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a<一道阻击,就放在前方大河对岸,全力阻挡本部大军渡河而东。第二道阻击,就是依托丸都城全力固守。既然本部大军没办法迅速渡河,崔玄策耽误一点时间倒也无妨了!无论成与不成,至少能够吓唬一下敌军!听到太史慈吩咐,斥候队长立即抱拳领命前去带人。片刻之后,崔玄策被带入中军大帐之中。看到前方三人列坐,崔玄策立马对着坐在中间的太史慈拱手道。“高句丽大鸿胪崔玄策,奉我王之命见过太史将军!”太史慈开口道:“你认识本将?” 崔玄策强自镇定道:“外臣并不认识将军,不过之前听说楚王殿下,以将军带兵镇守辽东。”“所以此时斗胆,才有如此猜测!”太史慈调派斥候,去打探辽东周边各方势力。高句丽这边,当然也不会对辽东变局无动于衷。从公孙康投降楚国开始,高句丽斥候就在全力打探辽东一举一动了。所以崔玄策虽然没见过太史慈,却也能猜到。看到太史慈不置可否,崔玄策鼓起勇气继续道。“自从公孙太守投降楚王之后,辽东和我们之间,一直相安无事。”“不知太史将军此番带兵前来,所为何事?”当初曹操为了拉拢公孙康,曾经代表朝廷封他为燕王。但是楚国上下,并不认同这一点。而崔玄策此时开口,称呼公孙康为辽东太守而不是燕王。这也是在变相示弱,表示高句丽支持楚王吕布!太史慈沉声道:“辽东之地,现如今已经尽归于楚王殿下。”“所以辽东之民,也是我们楚国百姓。”“这段时间以来,咱们双方确实相安无事。”“可前推十几年,高句丽人趁着中原之地局势混乱。”“动不动就调兵向前,主动杀入辽东郡和乐浪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