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爷子的二儿子,也是继室康氏生的长子郑星辉,其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的文名虽然没有郑想容那样出众,但是除了郑想容以外,在新一辈里,他的文名是最盛的,也写过不少传诵一时的名篇。
他虽然是继室的儿子,但也是嫡子,他下面的弟弟本来是极服他的。
但是因了郑老爷子为了让郑素馨心服口服,想出的科举一道,却是会让这亲生的三兄弟心生隔阂。
有了利益争端,再好的情谊都会变得不纯粹。
郑老爷子“啊”了一声,拍了拍桌子,“太皇太后说得有理!是我迂腐了。”
太皇太后笑着点头,“现在还不晚。趁哀家还活着,给你把这件事了结吧。”说着,她的食指扣了扣郑老爷子的书案,“你写奏章,请立你继室康氏的长子郑星辉为世子。哀家让姚女官拿回宫,马上让皇帝和礼部用印。”
居然这样雷厉风行,马上就要把郑国公府的世子位置定下来。
郑老爷子想起郑素馨对他小女儿郑想容做的事,也实在不想把这个郑国公的位置还给郑素馨的嫡亲兄弟……
罢了,这是她欠想容的。就把这个郑国公的位置,给想容的嫡亲大哥吧。
想容的嫡亲大哥做了郑国公,也是对想容……和思颜的一重保障。
就这么办。
郑老爷子拿定主意,脸色一肃,“多谢太皇太后关心,老臣这就写奏章!”
郑老爷子是大夏皇朝的文坛领袖,他写个奏章,也就是一挥而就的事。
很快请封他的嫡次子郑星辉为世子的奏章写好了,送到太皇太后手里。
太皇太后看了看,见上面写道:“……嫡长子郑氏星宏,四体孱弱,文浅才低,不堪大任。其弟郑氏星辉,性情和顺,上孝下悌,文秀品高,乃是世子之良选……”
“嗯,不错。——姚女官!”太皇太后连连点头。
郑国公在请封世子的奏章上给自己的嫡长子来了一句“不堪大任”的评语,注定了郑素馨的嫡亲弟弟郑星宏一辈子只能是个平民百姓,别说郑国公的位置不可能,就连一般的官员他都做不了。
也不知道费尽心机的郑素馨见了,会是什么心情……
太皇太后微笑着阖上奏章。
姚女官应声而入,过来捧了奏章出去,往宫里去了。
皇宫里面,夏启帝听说是太皇太后和郑国公一起拿的主意,又看见是跟他比较熟悉的郑家二子星辉做世子,忙道:“要恭喜星辉了。”很快用了印,再发到礼部用印,上档子。
有姚女官出马,这件本来要十来天才能办好的事,居然一个时辰就办好了。
姚女官捧着皇帝和礼部一起用了印的封册诏书和郑老爷子的奏章回到郑国公府,给太皇太后呈了上去。
太皇太后笑道:“确实要恭喜星辉了。”
郑老爷子见困扰了他十几年的事情,居然在太皇太后的帮助下,一个时辰就办好了,也很是感激,忙道:“老臣这就让星辉过来磕头。”
郑星辉被人匆匆叫来,直到看见那封册诏书,才相信自己真的是世子了,忙感激地给太皇太后磕了头。
太皇太后给他赐了赏赐,便带着人走了。
从郑国公府离去,太皇太后带着人又去了吴国公府。
吴国公不在家,是吴老夫人领着人出来迎接她进府。
太皇太后笑道:“哀家听说素馨病了,特意来看看她。”
在太皇太后以前还是太后的时候,郑素馨确实是她面前红人。
不过郑素馨也病了快半年了,太皇太后好像从来就没有来探望过她?
姚女官笑着补充道:“自从先帝过世之后,太皇太后一直在内宫病着,最近才好些了,才能出来走动。”
尹二奶奶心里一沉。
她知道郑素馨病得蹊跷,正是在先帝病死不久就开始生病的。
那天她听见人说了郑素馨的病情跟先帝差不多,心里很是担心,回来后跟她夫君,也就是吴国公府的二爷吴长风商议了许久,最后看太皇太后和陛下都没有什么动静,才暂时按捺下来,没有跟别人提起过。
看起来,是陛下那时候忙着登基,和太皇太后争权,所以这两人都顾不上这边吧……
现在陛下的权位稳固,太皇太后才可以出宫行走,来看郑素馨了。
尹二奶奶如今是吴国公府的当家人,她陪着吴老夫人一起,将太皇太后一行人迎进吴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