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二十分钟,他们终于来到了甘村,有认识的大娘们看到王晓梅他们,热情地打招呼。
“看吧,我就说他们很热情的,我们快去看看有什么换的。”王晓梅拉着周舒宁,脚步生风。
村民们在马路边摆着自己要买的东西,与后世的夜市街很像,周舒宁和王嫂子约好一个小时后在村头相聚。
人还是蛮多的,周舒宁背着背篓,拉着两个孩子的手往前走。
“冰糖葫芦,又大又甜,三分钱一串,小娃娃,要不要来一串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家笑眯眯地看着陆行云。
“妈妈,我想吃~”陆行云眼神直视老爷爷手上的糖葫芦,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
周舒宁从小包里掏出一毛钱给大儿子,让他自己去买。
“老爷爷,我要买三串,你要找我一分钱。”陆行云现在很会算账了。
“哎呦,小娃娃真聪明。”
陆行云害羞地接过三串糖葫芦,先分给妈妈和妹妹。
周舒宁咬了一口,确实挺甜的。
“妈妈,好吃!”淼淼也喜欢吃甜的,家里就陆翊明不太能接受甜食。
不远处有一个带着孩子的大婶卖小鹅崽,淼淼跑过去瞧,“鸭鸭!”
“女娃娃,这可不是鸭子,这是已经出生半个月的大鹅,以后养大了还会看家呢。”
“大鹅?”淼淼蹲在竹筐前,想用手摸,它们不大呀?
大婶旁边的男孩子伸手阻止她,“妹妹不买不要摸。”
淼淼有点委屈,“淼淼买~”她拉着周舒宁,“妈妈买,淼淼要!”
“真的要养鹅吗?”听说大鹅挺凶的。
“要!”淼淼斩钉截铁,她已经在挑小鹅崽了。
小鹅崽们叫声嘹亮,个个活泼可爱,眼睛明亮有神。
淼淼每一只都想要,但妈妈不允许,“不能贪心,你和哥哥一人一只。”
最后两个孩子一人挑了一只自己最喜欢的,周舒宁还买了一个小竹笼,把鹅放里面,由陆行云提着,她利索地付钱。
大婶找钱时,周舒宁打听道:“大姐,你知道哪里有猫可以领养吗?我想养一只猫。”
“我知道我知道!”是那个男孩子抢答,“大福家有猫,他家的猫快要生小猫了,阿姨你可以找他们。”
“谢谢你呀。”周舒宁给了他两颗大白兔,等了这么久,她家依依终于要来了。
“不客气~”
周舒宁见到合适的东西都买了一点,背篓满满当当的,快要约定时间时,周舒宁拉过两个小孩的手,“回去吧,下次再来。”
王晓梅他们果然在村头等着了,她笑嘻嘻地,“就知道你们第一次来赶圩,肯定见什么都有点好奇,不过你们还是挺快的。”
周舒宁有些不好意思,主要是孩子们什么都要去瞧一瞧,耗了点时间。
王晓梅看到陆行云手中的小鹅崽,“哟,还买了小鹅崽呀,那你家里要不要再养些鸡鸭,我以前认识一个老人家,她摸母鸡很准的。我家的鸡也是从她那换回来的。”
周舒宁摆手,“不用了,我懒得养,养多了味道也重,我受不了这种日子。”
回到家后,周舒宁从热水壶里倒出一碗白开水,放凉后喂给家里的新成员。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看着小鹅崽们喝水,周舒宁从杂物间翻出一个纸箱,去厨房里拿了一些干草铺在箱底,还盖上一层布,这就是小鹅们的新家了。
周舒宁也没有急着喂它们,把中饭吃完后,才去装了一点白米饭,切了一些青菜叶给它们,她没养过鸡鸭鹅,先试试这样做吧,好在小鹅崽很给面子,两只鹅脑袋凑在一起吃了起来。
陆翊明中午有事要忙,没有回家。
周舒宁睡了一觉起来,看了看鹅崽,添了点菜叶进去。
随即就进空间把奶奶留的菜种拿出来,前院左右两边开垦了三垄菜畦,中间留了两米宽的空地给人通行,陆翊明说等他下次休假再搞点水泥铺上去。
她把菜畦的草都拔了,用小锄子松土,在上面种上生菜、黄瓜、菠菜、茼蒿、胡萝卜、芹菜、豆角还有葱花,可惜的是香菜还要等到四五月份才可以种。
除了爷爷,她的家人都喜欢吃香菜,于是奶奶做饭时总要把菜分两份,吃白切鸡时,爷爷的调料也要另外做,他说香菜有一股难以言说的臭味……
当时第一次听到这种评价的周舒宁大为震惊,十分地不理解,“爷爷,怎么会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