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长是真的坐不住,又出去晃悠去了。
袁春递给方仁一个清单,上面列着缺的小东西,递给他一两银子,又拿了两个半两的,“这个清单拿好,带个背篓出去,多的银子回家放好,回头买东西再用,另外两个半两,一人一个,给你们零花的,自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俩小子得了这么多钱,高兴的咧着嘴:“谢谢主子。”
喜嫂子看俩小子出去了:“春娘,你花银子太大手了,家里也不缺什么了,再说,你怎么给那么多银子给俩孩子?”
“喜嫂子,出门急,忘记多带鞋子,我让他们帮相公多买一双鞋换脚,再买一个揉面盆来,大钵子里不好揉面。”
“这俩孩子不出意外的话,以后会跟相公一辈子,我真心待他们,也换他们真心对相公,如果你家汪盛中了秀才,有条件的话,以后可以早一点买个书童,从小相处,以后会起大用的。”
喜嫂子点点头:“你说的对,我跟当家的会好好挣钱,以后也给孩子买一个。”
只是现在他家,一年田地所有的加起来除了自家吃的,只能卖十两左右,牛车一年能挣五两,当家的当村长,上面一年补贴二两,另外七七八八的,包括她卖些简单的绣品,山上找的野货,家里的鸡蛋等等,一年不过二十多两。
不会超过二十五两银,幸亏大儿子懂事,这两年抄书费换来笔墨纸砚,省了不少,小儿子读的书基本不用买,都是他哥哥的。
喜嫂子轻声跟袁春说这些。
袁春一边摘着菜,一边道:‘可不,我相公也是拿书抄,换些笔墨纸砚,还能多抄一本自己用。’
喜嫂子点点头:“穷人读书真难,我家二小子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