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月又开启了天天早出晚归的日子,到月底的时候,收摊后就挑着担子去到办事处,说要找管事的。一个小二就拎着姜晓月进去找管事。
那男人看到是姜晓月便笑道,“姑娘,这些日子你的小买卖生意十分好,挺是火热呀。”
“哪里,哪里,还是要感谢管事愿意租摊子给我。我今天来啊就是还想再续租摊子的。”姜晓月说完便从箩筐中包好的蒸包和葱油饼送给管事,“这是我做的吃食,拿来给你尝尝。”
方管事看着递过来的东西,就顺手接下,“你这次是想租多久时间啊。”
“还是和上次一样,先租一个月时间。”
方管事点头,让人把文书拿出,让姜晓月按个手印交够一个月的租金就可以。
姜晓月看到这方管事还是给自己便宜了五十文钱,心想这真是个好人啊。“多谢方管事,那我先走了,下次有需要再过来。”
等姜晓月走了后,那名办事的小伙凑到方管事前狗腿子的说道,“方叔,她是不是给你送了葱油饼,我都闻到味了,她家的这个吃食在西街都说是出了名的好吃,很多商客抢着买,那肯定是特别好处,给我也吃一个呗。”
“吃什么吃,想吃自己买去,这可是人家送我的。”方管事可没有给他好脸色。
“这不是贵吗,我这点月钱都不够用,哪还有钱去买,方叔,你就给我尝一个,不,半个也行,要不,一口也可以。”小伙发挥着自己不要脸的优势纠缠着。
方管事无奈只好分了一个葱油饼给他,自己也吃了起来,只是听别人说她卖的饼子非常好吃。只有当自己吃到才知道到底有多好吃,连吃两个葱油饼方管事也是第一次吃这般香的饼。
“方叔,这蒸包也给我尝一个呗。”小伙已经吃完葱油饼,也惦记着那白白圆圆蒸包的味道。
“别蹬鼻子上脸,滚。”方管事包好护着转身离去。
自姜晓月做的蒸包和葱油饼吃食有了些名气后,每日都不够来卖,姜晓月也没有说要加多量来买,主要自己也是一个人做,量多了也是忙不过来。有些跑商的商队经过还会都全买下来,很多时候都不用半日功夫姜晓月就收摊回家了。
有些人还提前一天跟姜晓月预定数量,说是要带着跑商的路上吃。预定的数量通常较大,价格也是较高。如今两个月时间姜晓月就赚了将近六十三两银子,白面和糖用量也大。
江桐是一名行走各地的商人,只要买卖布料为主,对百川镇也算是熟悉的,已多次经过这里,这次也一样去到老店铺住店,让人补充路上的粮食和马的饲料。
让店小二麻溜的上几道招牌菜,便询问店小二最近城里有没有发生有趣的事情。
“最近这镇里太不太平啊。”江桐说完就喝起了茶。
"爷,瞧你说的,咱这虽然是属边关地带,但是百川镇在李县令的管辖下,可不会有那些不长眼的来闹事。不过最近过镇的商队人马是少了点,算算日子,可能过十来日会有大批商队经过,旺季时期人多了就会热闹些,人多了这生意也就好。唉,对了,最近在川边西街处出了个新鲜的吃食,客官可以去买回尝尝鲜,那蒸包和葱油饼可好吃了。"店小二见是老熟客就很是积极的多说了几句,望着有些打赏。
“哦,是什么新鲜的吃食,”江桐听是吃食,顿时有了些兴趣。
“听说是祖专的做法,那蒸包蒸的白胖白胖的,吃起来香香甜甜软软的,还有那葱油饼,更时候好吃些,不像炊饼那样硬而无味,吃起来脆脆的,吃完满嘴都是香的,”店小二说完还咽了下口水,自己也是帮掌柜买的时候给分了些吃,就是有些贵了,想着领了赏钱再去买来吃吃。
“你先上菜吧,”江桐随手打赏了几个铜板。
店小二还是高兴,心想自己也没有白说,就乐颠的去上菜了。
江铜隔天一早就去了小二所说的那条街,远远看到一处有好几个人围着,再走近些就闻到了浓浓的香气,江铜也凑了上去,果真像那小二说的那般的吃食,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白白胖胖的吃食,另一种金黄的饼子也散发着香气。
“这怎么卖的,给我各拿两个,”江铜推了推挤在自己身边的人,赶紧先掏钱。
“蒸包三文一个,葱油饼五纹一个。”姜晓月手脚麻利的接钱,包装好递到他手上。
江铜接过后站在街边就开口吃了起来,吃了一口后,真的是满嘴油香,自己还没有吃过这般好好吃的饼,睁大眼睛看了一下手上的饼,果真是好吃,一下几口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