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的因果修正?”
卜者谈到兴处,将双手拍在桌面上,砰的一声,惊住眼前少年。
见到自己的动作,竟然能吓住眼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卜者顿时觉得心情愉快。
她又玩味地笑道:
“既然你是这里的『铭记者』,那我便要问问你。”
“怀念过去,难道不是在记忆里刻舟求剑么?你可知晓自己的荒谬之处?”
李素青反驳道:
“您难道觉得,展望未来,就是在记忆里望梅止渴?”
“这样的逻辑,恐怕不对吧。”
卜者叹气,温和地回答:
“我只是怕你满足于现在,在记忆里裹足不前。”
“无数的可能性诞生了无穷的选择,无穷的选择交织成无尽的命运。”
“弓弦已经绷紧,开弓就没有回头箭。”
“你,当真要革新改命么?”
“况且,命运非独属于一人,当天下人都被卷入浪潮,便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稍不留神,身死船毁。”
“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少年回答道:
“然也。”
“好,有魄力!”
卜者颔首,尝试留下一诗以作命批:
“金麟本非池中物,风起潮涌试斩龙。”
“建木重立惊天变,断舍名禄潜水游。”
正当卜者放下鹅毛笔时,她却隐隐约约有了另一种感觉,或许……对于眼前这个狂妄的家伙来说,命批本就不可能是一首?!
“有趣,一阴一阳,亦真亦假。”
卜者撩起发丝,把留诗的纸面翻了过去,继续写道: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三生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二诗作罢,少年眼前渐渐模糊,万物尽数褪色黯淡散失,好像这处小小的卜居本不存在。
那卜者起身离去,周遭一切化作了墨点浸染的黑天鹅,愈飞愈远。
“回去罢,有人在等你。”
————————————————
ps:为什么是《易经》呢?
当年学竞赛的时候,老师说:
“化”者谓「易」;
“学”者谓「经」。
所谓的变化之学,其实就是《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