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是个能简单糊弄的神!
现在,祂既然发问,我不妨大大方方展示自己不曾包藏祸心,哪怕适当吐露实话,也决不能在他面前露怯。
素青想到那个故事,宋定伯究竟能抛掉始终在他背上的鬼,还是被心中的鬼物吞噬,这取决于宋定伯的选择。
那么,宋定伯究竟有没有不被鬼所害,也不在心灵上堕成恶鬼的方法呢?
然而,岩王帝君也好,钟离先生也罢,他们并非是恶鬼,是故此中成败之道,
其实在乎于——『诚』。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趋吉避凶,直见祯祥。
是故,赤子之心,可以诚感人,而逢凶化吉也。
思虑至此,李素青便不再犹豫,向钟离先生作揖行礼,而后郑重答道:
“仙师授业之事,实则是我夸大其词,此事因我以谎言欺人而起,是我有错在先。”
“做错了事情就要挨罚,说了谎言欺瞒就要道歉反省,这是我必须恪守的原则。”
“不过,先生您的问题,我并非无法回答。素青愿述清原委,而后甘心领罚。”
无形的威压渐渐淡化,但似乎依旧垂悬于天。
岩之魔神讲『信义』,重『契约』,巧言令色之辈、信口雌黄之徒,自然不能以诳语妄谈而惑之。
钟离先生纹丝不动,未做过多言语,似乎是默许李素青继续说下去。
“仙是山上人,人是红尘仙。”
“正如一位前辈曾说:‘道不远人’。即大道本就不能脱离民众而存在。”
“我所修的道,是为坐忘非忘之道,亦为红尘人间之道。”
“传道受业解惑之恩师,自然是人师,而非仙师。”
“其实,我不过是跟许多平凡的普通人,曾经学习过些许知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