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穿越清末我是义和团 > 第004章 抉择

第004章 抉择

冯老师的《神鞭》小说二傻看过,但印象更深的是电视剧。依稀记得,海光寺战后,傻二回的应该是他岳父家,养好伤,去练了双枪去南方参加革命,故事就结束了。对于接下的副本没有任何帮助。

仔细搜索傻二的记忆,参与的这场战斗是曹福田刚来天津不久,还在四处装神弄鬼,蛊惑群众,搜刮钱财,诈称灭洋,忽悠一些坛口的小弟拳勇去找洋人麻烦,自己招摇过市晃荡着到处索要钱财。

这次与洋人开仗,商定的是兵分两路,一路由傻二带领,走海光寺;曹福田则是带着大队人马走马家口。傻二和殷师兄义无反顾的杀向洋人,搞了个全军覆没,数百团民喋血沙场。人家曹老师却不一样,在城里兜兜转转,让各家捐粮捐钱,还捐麻袋,说要来装抓住的洋人,最后在路上说前方有地雷不能前进又退了回去。如此领袖能做出一番大事儿,才叫奇怪。义和团是靠不住的,尤其是现在曹福田领导的义和团。

那么朝廷呢,这个时候的大清朝廷势力都是谁,又在做什么呢?貌似这时的朝廷统治者,各方大员,亲王貌似还在忙着党争。当时朝廷大概分为了三派势力。

第一派势力当然是慈禧为核心代表的铁杆后党,慈禧作为当时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利用忠于自己的荣禄,裕禄,董福祥等一派掌握武装的督抚,将帅们极力维护着自己的绝对权利。

第二派,则是满党的核心代表端王集团——对义和团的“主抚派”。他们更绝,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坐上皇位,到处搞阴谋刺杀,四处捣乱唯恐天下不乱。整出的骚操作有:放义和团入京城,刺杀光绪,刺杀德国公使,名义上是仇视洋人,却什么正事没干成,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第三派,就是汉党的核心代表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地区总督——对义和团的“主剿派”。因为利益和观念,他们仇恨义和团,比较亲近洋人。当八国联军打进国门的时候,这些汉党们整出了一出东南互保,竟然在隔岸观火。

这三派的实力当然以老佛爷一派最为雄厚,其次则是掌握了通过袁世凯掌握武卫军右军的汉党集团,端王的满党集团虽然有八旗武装,但是战斗力有限实力最弱,弱智也不会跟端王合作。

如何抉择是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投靠朝廷参军更靠谱,官方的力量更加强大,清军战斗力是有的,尤其有几部新军,师从德国陆军,聂士成带的武卫军打仗还是比较猛的,但是人家会不会接纳自己呢?替老佛爷看家护院,自身心里也有些接受不了。去投靠袁世凯,离得太远,人家又是打定主意隔岸观火的一派,就算能最后参战,远水不解近渴。义和团更是万万靠不住的,一群乡民拳勇,纵使有一腔子热血,真干起仗来实在外行,这要是跟着义和团继续干指定是九死一生。妈的实在头疼。

投军还是投团的念想不断变幻,得失之间的利弊不停的七上八下,心里也越来越乱,也许自己既不是枭雄也不是英雄,难道真要怂着,避过这场兵灾吗?王二傻不停的扪心自问。

心思闪飞间,回忆起,当时打击八国联军最狠的,一个是守着大沽炮台的罗荣光,本来打的有声有色,可惜被联军一发炮弹打中弹药库,炮台就此失守。还有一队天津武备学堂的师生,也杀伤了不少联军,最后被联军放火烧到弹药库,全部牺牲,被烧的面目全非。都是英雄呀,这弹药库也太脆弱了一点,放在现代弹药库的防火防炮不是最基础的吗?罗荣光和那些无名学生英雄都是不该这么枉死的。

天津打到最后陷落的时候,张德成和曹福田都是卷了财宝跑路的,就是一群草包,红灯照也就是黄莲圣母林黑儿,还不错有很多红灯照娘子军打联军的故事,就是不知真假。

书到用时方恨少,信息用时不惧多,慨叹一声貌似对这段时间的历史很熟悉,真的处身其中,做个正确的选择竟然还是如此困难 。

王二傻在心里默念,要有人,要有枪,要有会管兵的人,什么都没有就一步一步来。第一步先找人,想找人只能找曹福田,这是唯一认识的义和团大人物,义和团人也多。要找枪好像难一些,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需要细细打听一下,再就是有了人需要人带,能把武备学堂的学生整合起来最好了,但是这要看天意。有了人有了枪,第一选择肯定是救炮台,然后才是其它,守不住炮台,联军的援军不断开过来就靠义和团和聂士成的武卫军是万万挡不住的,历史还得重演,但愿时间还来得及,今天到底是几号呀,麻烦年历转换太操蛋了。

这场中华民族的民族浩劫,只靠自己一人是万万不行的,好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