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帝策臣轨 > 第64章

第64章

“这个,是舅舅留给朕唯一的遗物了,如今朕把它交给你,你代朕好好收着。”

顾秉接过,并未推辞。

“朕如今心里只有四个字,那便是。。。。。。”轩辕的眼睛点亮了整个寰宇。

顾秉也笑:“平安喜乐。”

后记:德泽流行汉水边

德泽五年,吏部尚书秦泱积劳成疾撒手人寰,帝深痛惜之,赞曰:“清谨高朗,从此世上再无秦子阑,朕亦失一兄长矣!”

德泽六年,中书令黄雍以老迈请退,帝留之未果,旋命原尚书左仆射周玦为中书令,迁中书门下平章事顾秉为尚书令。本朝为避太祖讳,百年未设尚书令,此番为顾秉所破,圣意荣宠,可见一斑。

德泽十年,经数年经营,朝廷分东西二京,帝携朝中亲贵西迁至长安。

德泽十二年,帝以独孤承为大将军,征突厥。

德泽十五年,突厥灭。

德泽十八年,帝命太子轩辕冕监国,代理朝事。

德泽二十年,帝退位,至此垂拱朝事。

☆、番外一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烟雨霏霏,广袤的田野上四处可见正在劳作的农户,不远的田埂上,有一少年缓缓踱步,左顾右盼。

他一身锦缎白衣,眉目如画,华贵娴雅,如此人物出现在僻陋乡间显得极为怪异。

只见他蹲下来,招呼附近一正在播种的老农。

“老丈!”

老农见他,显而易见地愣怔了片刻,便笑眯眯地晃过去。

那少年微微一笑,做了个揖:“老丈,农忙时节叨扰实在是过意不去,不过小可有些事情想要打听。”

老农并不怪罪:“无妨,不知公子有什么想知道的?”

少年低头用两指拈起一颗颇为饱满的禾苗,问道:“不知老丈这种的是什么?”

“哦,是粟啊。”

少年点点头,眯眼看着炎炎烈日:“最近天干,灌溉庄稼的水够用么?”

老农叹口气,开始倒苦水:“公子一看就是大家少爷,哪里知道庶民的苦处。已经月余不曾下雨,好不容易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许多都枯死干死了。”

少年皱眉:“刚刚一路过来,最近的渭河都有数十里远,确实很难办。”

似乎有人在远远叫老农,老农又寒暄了几句便急急走远了。

少年转身,穿小路步上官道,一辆马车正静静停在那里。

“亚父,我回来了。”

车里有人应了声,掀开帘子,一中年文士端坐其中。

少年行礼:“亚父要下车么?”

那文士点点头,马夫便搬来绣蹬让他踩着下来。

这二人正是微服出宫的顾秉与太子。

顾秉从袖中抽出一块帕子,递给太子:“擦擦汗罢。”

太子笑笑,边擦汗边道:“方才孤问了几个农户,他们都说今年的年成还好,只是取水麻烦。”

顾秉点头:“大军刚刚出征,粮草若是出了差池,前线恐怕会吃紧啊。”

太子故意板着脸:“若是不让他们吃饱,孤那表舅能冲回来把孤吃了。”

顾秉莞尔一笑:“独孤将军不敢的,您多虑了。”

走了几步,他又问道:“太子觉得干旱一事应当如何处理?”

太子想了想:“当然,首先户部要挤出银子,开挖水渠,疏通河道。其次,前几日孤看到西蜀的折子,当地有位工匠,造了个玩意儿叫做筒车。据说一夜可以灌田百亩,不需人力,日夜不息。”

顾秉好奇:“真有此事?我倒还没看到。”

太子点头:“亚父前几日忙着军务,不打紧的折子孤就自作主张,就和赵大人一道先批了。”

顾秉颇为欣慰:“太子这几日越发的有长进了,让工部派遣官员去西蜀看看,若是真的管用,就让他们传去各州。”

太子应了,顾秉抬头看看日头:“不早了,是时候回宫了。”

一路疾驰,他们却还是晚了一步。

太子皱眉看着紧闭的丹凤门,并未说什么。

顾秉看他:“太子,可要亮出文碟让他们开门?”

太子似笑非笑:“亚父也太瞧不起孤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个道理,孤还是懂的。”

顾秉还未来得及说话,就听见有人道:“冕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