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4月16日——也就是5月29日。
周六。
下班后,陆晨风先是在公司食堂里吃晚饭,垫一点底,然后等时间差不多,慢慢摇到a栋综合办公楼。
黄炳春大约40多岁,接近50,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的眼镜,瘦瘦高高,皮肤有些显黑,一副纵酒过度的样子。
看到陆晨风之后,急急忙忙跑过来:
“快走吧,不能再拖了,要不然我都给你打电话了!”
陆晨风看过手表,发现还有半个多小时才19点,他还想喝点水,解一泡尿呢:
“这么早吗,还有半个多小时!”
这里到吃饭的地点,走路只用十几分钟,提前十几分钟入场,已经算不错了。
黄炳春却火燎火急,非要陆晨风坐他的自行车:
“不一样,我们是参加庙观,必须提前到场。
“他们翻修一场,花那么大心思,我们总要参观一下,甚至上一柱香,这样才不会失礼。”
“原来是这样,是我冒昧了!”陆晨风以前也参加过这样的宴会,不过翻修庙观的宴会还是头一次。
只好坐上黄炳春的自行车,车龙头左摇右甩、摇摇晃晃、担心受怕的赶到庙观门口。
随着人流在庙观和周围参观,然后上过三柱香,再随人流来到庙观山下的操场和篮球场。
操场和篮球场上灯火明亮,摆开上百桌。
大圆桌配条凳,没有任何装饰,但是气氛很热烈。
饭桌被分成方方正正的四块区域,十字口和通道上,接连摆着几条长凳,长凳上摆着巨型的大木甑,传出米饭的香味。
操场前面,四五口大锅一字排开,烟雾缭绕,很有烟火气息,上面摆着几层热气腾腾的蒸笼,香芋夹肉的香味布遍整个操场。
另一侧,摆着七八个半个人高的大瓦罐,同样热气腾腾,用文火不知煲的什么汤。
陆晨风与黄炳春跟随着众人,找到一个不太显眼的地方入席。
坐定后,首先是一份梅菜乳鸽汤,每人一份,热气腾腾,端在手里浓郁扑鼻。
接着,开始上菜。
只有三分钟,桌面上已经先后摆上葱油鸡、腐竹焖牛腩、脆皮烧肉、卤水拼盘、盐焗鸡,菠萝咕噜肉,还有一份广式烤鸭。
果然是实在……,陆晨风大喜,赶紧给自己装饭。
放下汤,去去就回,拿起筷子,往面前的腐竹焖牛腩夹去。
送嘴一吃,居然已经凉了!
这么热闹的场面,吃这么冷的菜,你们过意的去不?……陆晨风怨气冲天,打量一遍发现几乎所有菜都已经变凉,连咕噜肉都不知已经冰凉多久。
他朝着仅有可能的葱油鸡试一试,结果——凉了。
他顿时兴致全无,放下筷子,幽怨的看过四周一眼,闷闷不乐。
端起梅菜汤,拿起汤匙不停的搅拌。
接连又上两道,苦瓜蒸肉馅和清水小龙虾。
试过一块,果断放下筷子,然后选择小龙虾。
醮过几只之后,时间已经接近半个小时,陆晨风的半碗饭依旧摆在桌面上,其他等人谈笑风生,吃的津津有味。
香芋蒸五花肉。
最后一道终于是热菜,还在蒸笼里就已经闻到了,陆晨风拿起筷子迅速解决半碗米饭,然后急冲冲的去装饭。
天塌下来也要吃两碗!
然而,回来之后,座位已经没了。
原来的位置上或坐或站有两位男士,举着酒杯,拉着黄炳春在劝酒:
“来(lrui))呀,春哥,食饱饮足,食饱了就应该饮,祝贵公司越办越红火,飞黄(wang)腾达。”
“讲(gang)的冇错,饮一啖。”黄炳春悠悠放下筷子,然后端起桌面上的酒杯,笑意盈盈。
饮个毛,老子还没吃饱呢,吃饱喝足,它也有个顺序呀!刚刚上个热菜,我容易吗?……陆晨风气的眼睛都绿了,上前把筷子抓到手里。
换个角落,伸手夹两片香芋和五花肉放在碗里,然后端着碗边吃边走,默默离开桌子。
转过一圈,确定本地人士的所在的区域之后,端着饭碗迅速走过去。
特意选一桌有空位的妇孺,向一位50岁左右、穿着朴素、面相和蔼的本地妇女靠过去,操着粤语问道:
“阿姨,这位置有人坐吗?”
他示意黄炳春的方向,又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