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宴上的事情发生之后,沈星妤就再也没有去找过楚瑜。炎热的夏季过去,便迎来了深秋。想着楚瑜禁足的时间也够了,楚铮便叫人叫去了御书房内。但是父子二人的交流似乎不太平和,以至于楚铮直接气的掀了桌子。在楚瑜离开的时候冲着他喊,既然要滚就滚远点,滚的时间久点。
当天下午刘德就到府上来宣读圣旨封楚瑜为郕王,赏赐了些金银和奴仆,让他赶快滚蛋。圣旨一下,不少大臣纷纷穿着官服进宫替楚瑜求情,就连皇后也到御书房中找了楚铮,希望他能收回成命。
本来楚铮就在气头上,再看见那些个大臣,当下直接拔了剑问他们是不是要造反。最后,还是楚瑜本人跪在楚铮的剑前求他息怒,被楚铮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后,从宫里救出了那些大臣。
“今日之事今日之情,楚瑜不会忘。若我还能有回来的那日,再来报答诸位。”
到了宫外,楚瑜朝着面前几个人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随后在众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之中骑马离开。
楚瑾带着沈安去了城外寺庙之中,路上听闻了楚瑜被封王又被楚铮赶去封地的事情,将沈安托付给自己手下的护卫,随后骑马飞奔回府。
“主子,这个要带着吗?”
霍弋正在书房内替楚瑜收拾行囊,手里捧着一个深蓝色冰纹笔洗问道。
“不用了,留下来给楚瑾吧。”
楚瑜摇摇头放下手中的热茶,指了指跑进屋内的楚瑾。看他跑的满头大汗的样子,掏出自己的手帕就丢了过去。
“哥,怎么这么快就走了,就不能多陪我一段时间吗?”
楚瑜和楚铮之间商量的事情,他也是知道一些的。前些日子他躺在软榻上吃水果的时候,差点被突然出现的父皇吓死。父皇和哥哥具体聊了些什么他不知道,那时他被楚瑜叫去院中练剑了。等他们商量完之后,他看到父皇抬手想要摸哥哥的脑袋,最终却还是放下了。不过父皇摸了他的脑袋,什么都没说就走了。后来楚瑜告诉他,他要出去发展自己的势力了,这次离开就需要带着霍弋,所以他一个人在皇城之中要保护好自己。拜托了国师教他习文,又安排了康戎生教他习武。
“早去才能早回,到时候还要来看你大婚。”楚瑾虽然已经不是小孩子,可是想到又要与楚瑜分离,还是红了眼。
楚瑜入宫拜别了皇后,也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了小太子。
“你父皇这是在气头上,等他消气了母后便去找他,让他收回圣旨。”
皇后看着眼前的楚瑜,虽不是自己亲生,但也是在自己膝下长大的。想到他又要一个人远行,还是被自己的父皇赶出皇城,有些哽咽的开口说了一句。
“母后放心,儿臣会平安无事的。”
楚瑜松开楚临的手,跪在皇后身前磕了个头。随后不再理会楚临哭闹着要找他的声音,转头走出凤栖宫。到了御书房门外,看着站在门口的刘德笑了笑。一扬衣摆,对着殿门跪下磕头。等楚瑜离开后,御书房的门被缓缓推开。楚铮就站在门口,透过那扇门看着楚瑜跟自己告别。
离开皇城那日,有不少人来给他送行,除却前几日替他求情的大臣,还有康戎生和国师,以及康文修。沈安和楚瑾也来了,却始终没有看到沈星妤的身影。闻讯而来的城中女子们看着她们心心念念的人儿坐在马上,面纱之下一个个都泪流满面。
楚瑜朝着城外那间茶肆中看了一眼,扬鞭之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下一刻双腿用力,马儿便飞驰出去。
“驾!”
见楚瑜离开,停在城外一辆又一辆的马车也缓缓驶动。一代天骄就这样,离开了皇城。
一群人晌午之时出发,途经滨州,夜幕降临之时到了宜阳城外。
“什么人?”
守门士兵看着御马而来的楚瑜和霍弋,立刻打着灯笼上前想要看清楚。楚瑜摘下腰间的令牌朝着他丢了过去,那守卫一把握住,当看到上面的字时立刻放下手中的灯笼,单膝跪地朝着楚瑜行礼。
“见过王爷。”
“开门。”
楚瑜接过他双手递来的令牌重新绑在腰带上,抬了抬下巴示意他们开城门。
“是。”
漆黑色的大门被打开,楚瑜和霍弋率先骑马入了城。后方马车也跟了上来,入城之后寻了一间客栈住了下来。
“主子,接下来要去哪?”
霍弋检查好一切后走入楚瑜房中,看着正在烛火下提笔写着东西的楚瑜,开口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