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
一处民宅中。
火炉上的水壶咕咚咕咚开始冒泡。
郑鸿逵拿起抹布,搭在水壶把上提起水壶,将滚烫的开水倒进一旁的茶壶之中。筆蒾樓
在沸水的刺激下,干瘪的茶叶舒展开来。
清澈的水随之变得暗红。
茶香味顺着升起的热气弥漫开来。
十年普洱,就是不错。
郑鸿逵浅唱一口,顿觉身子暖和许多。
进入十月。
北京已如严冬般寒冷。
小冰河独特的气候让从南方来的郑鸿逵十分不适应。
这个季节,要是在福建,还正是穿短衫的时候呢。
也不知再过几日,到了十一月入冬之后,这鬼天气会不会让人连门都出不去。
郑鸿逵正胡思乱想时,一护卫带着满身寒气匆匆进来。
“顺爷,李自成回来了。”
郑鸿逵放下茶杯,欣喜道:“等了一个月,终于是等到了,去,将咱们带来的东西清点一下,我这就寻那牛金星去,事情早办完,咱们早日回福建,北京鬼天气,我是受不了了。”
“四爷...”
护卫一副欲言又止之色。
“怎么了?”郑鸿逵问道。
“四爷,顺军进城的时候,一个个神色惶恐,许多人手里连家伙事都没有,丢盔卸甲的像是吃了败仗。”
郑鸿逵眉头一拧,想了片刻,吩咐道:“你去外面再打听打听。”
“是。”
不多时。
护卫气喘吁吁回来:“四爷,顺军真的是吃了败仗,小的还打听到,他们好像要弃了北京,直接回西安去。”
嘶!
郑鸿逵倒吸一口冷气。
满脸的不可思议。
他实在无法想象,李自成竟然会败了。
李自成亲率几十万大军,吴三桂只有区区几万兵马,他是怎么做到的。
郑鸿逵实在觉得匪夷所思。
“怎么会,怎么会败呢。”
郑鸿逵背着手,踱着步喃喃道。
护卫回道:“小的听说,好像是吴三桂联合关外的鞑子,设计埋伏了顺军,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现在外面传什么的都有,还有人说,是崇祯皇帝显灵,在顺军攻城的时候,降下神雷助吴三桂败了顺军...”
“狗屁的显灵,崇祯要真有这本事,也不至于丢了江山了。”郑鸿逵神情凝重道:“吴三桂怕是真的投了鞑子啊。”
“四爷,那现在怎么办,还给李自成送礼吗?”
郑鸿逵犹豫片刻,说道:“我写封信,你立刻差人送回福建,还是看大哥的意思吧。”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打了败仗这事,想瞒也瞒不住。
顺军进城时的那副落魄样,让遭受他们欺压过的百姓士绅,心中无不觉得畅快。
一个个欢天喜地如过年似的,脸上的喜色藏也藏不住,就差放鞭炮庆祝了。
他们欢喜,那自然就有人忧心。
乾清宫中。
李自成面色灰暗,再无刚进北京时的那种意气风发。
大顺一众文臣武将,惴惴不安的站在下方。
看着他们那副如丧家之犬的样子,再看看最前方本该是站着刘宗敏的位置,如今却是空荡荡的,本就难受的李自成,这心里更是像压了千斤巨石一般,快要喘不过气来。
沉默许久,他才强撑着一口气,开口问道:“现在该怎么办。”
一众人不敢出声。
李自成两眼顿时猩红,情绪看起来十分激动。
自山海关晕厥之后,直到快到北京时,李自成才终于醒来。
宋献策怕他急火攻心之下再晕过去,一时也顾不上再去遵循那不出头不揽事的自保之法,直接建议道:“皇上,此时应该抓紧举行登基大典,以安人心。”
不错,一片石之战,顺军如土鸡瓦狗,任由清军宰割,这等惨败,不仅打的许多人心寒,也让他们对大顺的未来产生了动摇,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聚合人心提振士气。
李自成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丞相,你去操办,一切从简,最好明日就登基。”
牛金星应了声是。
过后,李自成又问道:“登基以后,咱们是留在北京,还是回西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