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喜屏气凝神静站一旁。
殿内寂静无声。
阳光透过玻璃折射进来,打在皇帝的脸上显得格外专注。
约过半刻,林平身子一动,开口:“去将韩赞周和刘世勋唤来。”
“皇爷稍等。”
朴喜轻身一躬,匆匆而去。
不多时,便领来了那二人。
“奴婢叩见皇爷。”
“臣参见陛下。”
韩赞周和刘世勋,喊着不同的口号,同时行礼。
“平身。”
待二人起来,林平先问了问锦衣卫和东厂的重建进展,随后才吩咐道。
“云南发生土乱,锦衣卫差队人去打探打探平乱进展和各部土司的情况,东厂也遣几个番子,去探一探沐家和云南各级官员的来往。”
朴喜听的有些疑惑。
既然都是去云南办差,那何不将差事直接交给其中一家,让其顺手一道就都给办了,这多简单省事,何必要分别交给锦衣卫和东厂呢,这岂不是麻烦了许多吗?
朴喜参不透皇帝这番吩咐的深意。
韩赞周和刘世勋也不明白。
可虽然疑惑,却也没人敢问。
刘世勋和韩赞周应声领命。
“奴婢(臣)即刻差人去云南。”
“去吧,小心些,不要让沐家察觉到什么。”
两人点点头,转身离去。
待至门口时,皇帝却是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事,又将韩赞周唤了回来。
“再差几个人去江西奉新,寻一个举人,名叫宋应星,他是广州知府宋应昇的弟弟,莫要找错了。”
“是。”
这是东厂复设以来,第一次办差事,并且,还比锦衣卫多得了一件差事,韩赞周自是想办的漂漂亮亮,以此来稳压锦衣卫一头。bi
回到衙门,韩赞周亲自挑选两队精干之士,令其分别赶赴云南和江西。
………………
距离登基大典,还有整整七日。
住在宫里,虽然环境舒适,但却也是无趣的很。
沐知妍待了两天,实在是无聊透顶,便出宫去城里闲逛。
论风景,广州没有昆明那么秀丽,可论繁华的话,广州可甩昆明十条街。
大街小巷,处处都是稀罕,沐知妍早出晚归,沉迷在各处街市中。
一眨眼,距离登基大典,只有两日了。
广州城里的人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周围府县来看热闹的百姓,虽然相应仪式都是在宫中进行,在外面什么都看不到,但这丝毫不影响吃瓜群众的热情。
除此之外,各地督抚派来恭贺之人,在最后这两日也相继抵达广州,还有被林平特意召来的各路宗亲,如鲁王朱以海,唐王朱聿键,桂恭王朱常瀛等。
大明将藩王历来都是当猪养,这些王爷们,除了唐王朱聿键稍有点志向之外,余下之人除了造粪,再无其他用处。
林平对他们不感兴趣,若不是出于未雨绸缪的考虑,他都懒得见这些人,所以,在宫中宴请过他们之后,林平就将这些亲戚丢到一旁不再过问。
待典礼当日,林平三更天就起来,在一众宫人的伺候下,梳洗打扮直到天亮。
随后,他身着全套天子行头,在文武百官的陪侍下,前往勉强竣工的圜丘祭天告祖。
繁琐冗长的仪式,直到晌午才算结束,林平已经累的不行了,头上戴的冕冠很有分量,他的脖子都似是快要断了,百官也累了,万幸,现在只剩朝贺新皇这最后一个步骤了。
众人前往兴平殿。
林平端坐在上。
百官按照官职位序站在下方。
经过大肆招人,六部缺口基本补满。
放眼望去,密密麻麻都是人头,大部分都是生面孔。
林平透过玉串,来回扫视着。
朴喜喝了一嗓子。
百官相继跪地行礼。
“臣等,参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现在,林平只需说出平身二字,而后朴喜再唤一声退朝,这登基大典就算彻底结束了,从礼法上来说,林平就是正儿八经的天子了。
群臣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回家歇着了,不少人的官服都已经被汗水浸湿。
在一双双竖起的耳朵中,林平终于吐出了那两个字。
“平身。”
“谢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