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eee”李自敬肚子传来一阵响亮的叫声,老脸一红,氛围比较尴尬,李自成哈哈一笑,叫门外侍卫准备早饭。虽然是在皇宫内,吃的也是比较简单,一点白粥,一点咸菜,还有几个潼关肉夹馍,现在京城只是大体秩序已定,但是宫内的太监宫内还在筛选,肯定不能直接就用,谁知道还有没有大明的死忠,别千辛万苦从西安打到了北京,却阴沟里翻船。
两人坐在桌上吃饭,李自敬快如矢雨,转眼间三个肉夹馍下去了,看的李自成是目瞪口呆,李自敬笑说道“大哥,不止你昨晚一晚上都在劳动,我也是一宿没睡”,奥,两人相视发出了男人都懂的笑声。
李自敬放下筷子,娓娓道来道“大哥,京城官员是不少,但是我们不能都抄家,这是肯定的,尤其是那些文官,就算有钱,最好也不要得罪,这个我们大顺什么最缺,就是这些能够帮助我们治理天下的文官。以前打天下,用的是暴力手段。后面坐天下就不能依靠下面的那些老兄弟了。下面跟大哥你出生入死的兄弟让他们杀人行,打家劫舍可以,上阵杀敌可以,但是让他们收税,让他们管理一县,一郡,一省,说时候就跟蔡少芬的名言一样“臣妾确实做不到啊””
历史上,李自成从北京撤离的时候时拷略了几千万,但是实际上从官员身上弄到的也只有几百万。连这个十分之一也没到。也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在肥差岗位的,那些清水衙门,底层公务员也就是小康家庭,但是暴富是不可能的。
“当然北京城还是有很多有钱人的,那就是那些贵族以及太监。勋贵都是开国功臣的后代,这个自古都没有变化过,到了二十一世纪不还是有很多公子么”
勋贵也就是贵族不是一代富起来的,早期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勋贵已经死了一大半了,不过还是留存了一部分下来。后来靖难之役后跟着成祖朱棣再次造反成功,又出现了一批新的勋贵,这批人可是大量留存下来。早期就有很多的赏赐,土地,流传给了后人。勋贵一般都会这个出任武官然后这个兼任各地的卫所,北京就是京营。
大明的卫所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以这个军屯制的方式来满足军队日常所需,以希望能够自产自足。就是有外敌需要打仗的时候,期望士兵能够迅速集结起来平定叛乱。平常没有战乱的时候士兵就主要是种地。种地的收入一部分可以纳税交给中央,剩下的就可以养军。这不就死没花一分钱就养了明朝几百万卫所大军么
朱元璋的设想是好的,开国初期,确实也保证了军队供给,明朝军队所向无敌,称霸天下。制度是好的,关键是朱元璋的继承者没有维护好这个制度,导致了大量的土地兼并。这个士兵的土地大量被军官侵占,而军官是不用纳税的,这样大量士兵实际上成为了军官免费种地的奴隶。这样国家也丧失了大量税收,也是导致明朝经济破产的原因之一。
所以卫所制度后期,士兵很多为了免除被军官勋贵奴役的命运都逃亡了,留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所以明末后期,明朝的军队那么不禁打,连一些流民都没打过,当然说的是地方卫所,明朝官军精锐大部分时间还是这个吊打民军的。
这些卫所军官一般就是由勋贵或者勋贵的后代任职。所以勋贵早年是可以侵占土地,一个个都是大地主。明朝后期直接克扣这个卫所士兵的军饷,甚至直接吃空饷。明朝开海后,东南沿海的勋贵完全可以庇护走私,黑白两道通吃,也是很有钱的。
这就是勋贵,这些勋贵几百年跟明朝一体,也就是明朝养着的,所以大明对他们恩重如山,这批人必须抄家,杀头,个别死忠建议直接杀九族或者三族。关键是这批人屁股下面占据着明朝的关键位置,不把他们弄死,下面跟着大哥你出生入死的兄弟们怎么安置呢,兄弟们流血流汉,不都是跟大哥你有拯救天下万民的理想,大部分还是为了荣华富贵,为了封妻荫子。所以这就叫做杀一批换一批。
此话如此深刻,如此冷冰冰,确是真理,其中的血腥味让正在吃饭的李自成有些木讷,停下了手中的筷子,甚至都忘记了咀嚼。看着自己弟弟李自敬的眼神有些陌生,有些奇怪,甚至都有了丝丝敬畏。
李自敬没有发现大哥李自成的异样,继续说道“然后就是太监,太监后面站着的就是皇帝,他们大量管理着皇庄店铺等,还有国家的矿资源开采也是矿太监管理的,然后就是织造局也在太监手上。明朝的丝绸深受全球国家的喜欢,属于明朝的出口世界的王牌产品,属于明朝的白银神器。明朝可是也就说很多国企央企都在太监手上,他们能没钱么。关键是很多太监还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