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李自敬带着吴襄父子一路闲谈,打算进宫跟闯王讨个对吴三桂封赏的旨意然后连带着吴襄这个老父亲能够写一封劝降信,那么吴三桂这个千古逆贼是不是能够忽悠过来做大顺的忠臣,李自敬这个府邸就在皇城根下,距离皇宫内城门也就是几百米,一路上一队队的士兵都在巡逻,整理秩序,百姓很多已经敢于出门了,不得不说北京城不知道改朝还代多少次了,北京城的百姓可能早就习以为常了。李自敬看到路边有些卖早餐,卖包子的小摊已经在开门营业了。
不得不说闯王大顺之前在北方的名声还是不错的,闯王来了不纳粮么,一直就是打土豪,抢的是有钱人,下面的老百姓心中,闯王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跟风声还是很不错的。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未来战略另说,但是这个李自敬着眼于此时此刻,内心的压力略微有些放松,并且略显得意。
背着双手得意的对身边的吴襄父子说道“两位吴将军,你们看我们大顺这对北京城的秩序回复的怎么样呀”,两人也是有眼色的,吴襄拱手说道“大顺天军顺应民心,合该拥天运,继承天下”,听到这里,李自敬更是忍不住内心的窃喜,哈哈大笑起来。
再往前走一条街道,就是有名的紫石樱街,这条街道之前是有名的皇亲国戚的府邸所在地,吴襄父子虽然是武将,原来也不在这边,但是因为吴三桂1643年在对皇太极带领蒙古联军又再次入侵关内,这已经是第五次入侵了,差点打到北京城下。吴三桂当时奉命入关,入京勤王,虽然到北京城的时候这个鞑子联军已经撤退。但是崇祯还是很器重这个青年将军,出于拉拢,将这条街道的一处上百亩的死去皇亲的宅子赐给了吴家,当然器重归器重,吴家所有的家属亲戚这个都是住在北京的,这也是一种制衡,也可以说是人质。
大将在外,亲属留守京城,这也是上位者对于军权的一种手段,当然崇祯可谓是对吴家格外信任了。也显示出了崇祯的胸怀。
行进中,李自敬随口一问这个“听说吴将军娶的是祖大寿祖将军的妹妹”,吴襄一惊,抬头看了眼李自敬的脸色,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看着笑眯眯,让人猜不出心中想法,一时间对李自敬的城府有些心惊。不过这个时候作为一名降将,赶紧表明立场是第一位的。“殿下,这个虽然我跟祖大寿是姻亲,但是自从这个祖大寿投降鞑子以后,我们吴家跟他是一点联系都没有了,请殿下跟闯王一定要相信我们大顺投降大顺的决心”
“哎,吴将军,你多虑了。祖将军世代辽东将族,我是很佩服的一直,之前投降鞑子肯定是在大明,在伪皇帝朱由检这受到了委屈,这个一会你跟吴三桂将军写信的时候顺便给这个祖大寿祖将军捎一封信,祖将军世代汉族名将,如何能投降关外的野人禽兽之族呢,之前可能是受到胁迫,现在我们大顺取代大明,欢迎天下英雄一起将这个大顺建设成一个和谐,万民幸福的新社会的”;李自敬一看吴襄这老狐狸想的太多了,连忙安慰道。
“额。。。”吴襄一听李自敬这番话,一时间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来。
不等吴襄思考,李自敬又问道“听说这个吴将军还有个女儿,年方二八,不知道有没有出阁啊”
”啊。。。“吴襄父子一时间还真的接受不了这个李自敬思维的跳跃程度,这都什么跟什么,搞什么鬼。
吴襄这个老鬼头还是懂得三思而后行的,考虑这番话的意义。但是吴三辅可是个愣头青,说话那就不经过大脑了”对呀,殿下怎么知道,我三妹现在还没有出阁呢“
”奥,那太好了。再下内宅一直没有人处理。我大哥闯王给我物色了很多女子,我都没有看上。我这个人不喜欢大家闺秀那种谆谆有礼的女子,就喜欢武将家庭的女子,吴家世代英雄,不知道吴将军看我怎么样“
吴襄虽然经历多一点,心思比较多,但是也没经历过这种局面,这么直截了当的要娶自己女儿,这不意思很明确了么。不过转念一想”吴家这边刚投降,一家三十几口脑袋都在别人手里攥着呢,无数的明朝投降都在绞尽脑汁的搞关系,看看能不能跟大顺高层扯上关系看看能不能保住自己官位,保住自己的脑袋,保住自己家族;“
”如果能够跟闯王的弟弟搞上关系,那么对吴家是大大的前途呀,以后自己就是闯王的长辈了,这么近的关系,荣华富贵就在眼前了,吴襄当然还是很愿意的。之前祖大寿也来过密信劝说自己投降这个关外大清。但是吴家虽然是武将也是从小读书的。忠义理智信这些也是从小灌输的。当然这些都可以丢掉,但是投降关外的蛮族,跟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