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我哥是闯王 > 第9章 接盘侠,泼冷水

第9章 接盘侠,泼冷水

不管别人怎么说,李自成对自己这个弟弟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了。站起身,抓住李自敬的手动情的说道“小三,不错,你很不错,能够这么为我,为大顺,为李家着想。我一直没有子嗣,你叔叔李过年龄也大了,后面还得大顺下一代还得靠你呀”

这话李自敬听了内心有点激动,不过想到历史上大顺就四十来天被赶出这个北京这么个现实,顿时一头冷水就浇了下来,这都是空口白话呀。关键是皇帝的话能不能听还是很难说的,记得历史上这个朱棣也对二儿子朱高煦说过“你大哥身体不好,你要努力呀”,这就是朱高煦太单纯了,对于上位者说的话,你还真信呀,听听也就得了,后面下场可是凄惨的狠。

关键李自成对这个李自敬还是很佩服的,李自成也知道要搞钱,只有有钱了,才能稳住军队,才能这个稳住江山。心想“自己跟李过一辈子只会打仗,搞钱这个事还得靠三弟,后面要多多倚重了”

没有钱,怎么给军队发饷,下面的弟兄们也不能饿着肚子来维护大顺江山呀。

关键是李自敬跟诸葛亮一样一下子就清晰的描绘出了天下战略,指出了这个大顺的危机所在,大顺进北京就相当于这个替这个大明扛下了这个抵抗鞑子的千斤重担,而且还要解决手下,西北,中原千千万万张要吃饭的百姓的嘴。

当时大顺当时为啥起来反抗,不就是因为吃不起饭么。粮食歉收不仅仅是因为大明官方这个东北辽饷加征,官场腐败,贪官污吏太多,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天灾,小冰河时期的天灾太严重了,大明又是个农业王朝,所以受影响特别大。当然你可能也说满族鞑子就不受小冰河天灾影响么。

满族鞑子呢,也有农耕经济,。据《满文老档》记载,努尔哈赤在刚建立八旗时就下令:“每牛录各出十丁四牛,垦殖荒地,设立谷仓,以备凶歉。”

但是鞑子却不是以农耕经济为主,还有别的收入,据《皇清职贡图》记载,当地女真人“劲弓长矢,射山为生”;库页岛上的女真部落则“持木弓,矢尺余。涂毒于镞,中必死。器械坚利”,“虽知耕种,而专以渔猎为生”。

当然你说满足女真鞑子受小冰河的灾害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要不年年入侵大明呢,还不是东北确实吃不起饭,过来抢一点吃的么,也不全是因为这个所谓的努尔哈赤上层的野心,也是形势使然。

天启年间,明朝方面“闻广宁斗米八钱”。到明金战争期间,监军御史方震孺报告称:“(辽东地区)斗米价一两二钱,臣至河上人给一金仅买米八升(《明熹宗实录》)。”到崇祯年间,陕西爆发饥荒,时人将当地物价刻录在岩石上:“稻米粟米每斗二两三钱,小麦一斗二两三钱,大麦一斗一两四钱,荞麦一斗九钱。”

不过,这些明朝遭灾时的物价上涨,相比后金国内的物价,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皇太极刚刚登基时,当地物价已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一斗粮价银八两”,逼得后金“国中有食人肉者”。这倒也不奇怪,本来后金就纬度偏高,又不能像明国那样利用贸易之便转运南方粮食,小冰期对其造成的伤害自然远胜明国。

大明是被流寇鞑子天灾跟弄破产的,每个王朝的破灭一定是伴随着经济的破产的。

“大哥,你还不明白么,大明本来就打不过鞑子,我们能打过么?打仗一靠人,但是主要还是打的后勤,现在我们虽然打下了北京,但是实际上我们从以前的侧面打击变成了跟鞑子正面交锋,我们被坑的很惨呀,这北京就是大大的坑呀,我们就是替大明当了接盘侠呀”

李自成一下子就目瞪口呆,大顺进京就等于替大明扛下了抵抗鞑子的万斤重担,关键是以前是流寇还能到处抢,现在拿下北京,等于立棍创建了自己的新公司,那除了权力,也得有有义务,这个原先李自己自己就是吃不起饭活不下去的,现在西北还是粮食歉收,还是有几千万的这个流民饿着肚子呢,这个不能不管吧。如果大顺管不过来,这些人还会像自己反抗大明一样反抗自己的。

想到这里,李自成是汗流浃背,原先进北京的得意忘形一下子抛到了九霄云外。拿下北京除了抵御鞑子,还要这个管西北那些流民,原来以为进北京市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好好在后宫享受享受,没想到现在当这个背锅侠,接盘侠,李自成感觉衰的狠。

看到这个李自成的表情,这个李自敬觉得大哥的危机意识终于唤醒了,念头一动,又试探性的问道“大哥,这江南赋税雄厚,有粮有钱,我们能不能放弃北京去这个江南吃香的喝辣的”

李自成一下子起身,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