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佑淝身怀军令,正是斗志昂扬的时候,满不在乎道:
“永黎战斗力低下,想必是侥幸赢了一次,但却又怕我北赵大军反攻,所以才派使臣前来,想要躲避我方的回击。”
赵景寒坐回龙椅,威严道:“永黎居心为何,一见便知。宣使臣进来。”
“是,皇上。”
太监领命,转身往殿外走去。
一刻钟后,熊虎威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赵景寒面前。
他弯腰行了一礼,拿出黎青睿写好的和谈书,对端坐在龙椅上的人说道:
“永黎使臣熊虎威,拜见皇上。这是我军主帅命在下送来的和谈书,还请皇上过目。”
“呈上来。”
“是,皇上。”
一个太监从台阶上下来,走到熊虎威面前,接过他手中的和谈书。
此时,熊虎威心里还满是自信。
因为启程前,黎青睿亲口对他说,北赵皇帝看过和谈书,一定会同意和谈。
他相信她的话,一方面是因为看到了她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急于戴罪立功,以便回去免于处罚。
之前他带兵时,令永黎连失几座城池,黎鸿瞻必定十分不开心。
此次和谈若能成功,再加上黎青睿对他承诺的美言之事,皇上肯定不会再处罚于他,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名头,此事就算过去了。
然而现实却与想象,截然相反。
赵景寒看过和谈书中的内容,脸色突然变得非常不好。
他用力拍了一下桌子,怒声道:“朕不同意和谈!”
听到这句话,熊虎威十分意外:“皇上,和谈之事,对你我皆有好处,为何不同意呢?”
赵景寒看着台下的熊虎威,阴鸷道:“好处?朕可没看到什么好处。熊使者要是想知道原因,就去地狱里问阎王爷吧!来人,杀了他!”
这一变故,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熊虎威作出防御姿势,但因上殿前被卸了兵器,而只能赤手空拳。
他十分不解地叱问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亘古不变的规矩。北赵皇上怎么能罔顾规矩,下令杀害本使?”
赵景寒冷冷一笑:“规矩是人定的。朕是天子,天下最大。朕想怎么定规矩,就怎么定规矩。众侍卫听令,立刻斩杀于他!”
赵景寒的话音刚落,一群侍卫提刀向前,原本严肃的大殿内,顿时一片杂乱。
尽管熊虎威的武功不弱,但终究是双拳难敌四手,不敌人数众多的北赵侍卫,垂死挣扎了一番后,被砍杀于殿内。
熊虎威到死都没明白,赵景寒为什么突然下令杀他。
立于殿边的众大臣,也是一头雾水,不明白他们的皇上此等举动是为何。
“把他的尸体拖下去。”
“是,皇上。”
熊虎威的尸体,被拖出去后,不少宫人提着水桶来到大殿中。
地上的血迹,被她(他)们迅速擦干净,一切恢复如初,仿佛刚刚的打斗,只是一场虚无缥缈的梦。
赵景寒始终阴沉着一张脸,眼眸中俱是不悦。
众臣噤若寒蝉,静静等着龙椅上的人出声。
窒闷的气氛,持续了片刻后,赵景寒终于发了话:
“这永黎郡主送来的和谈书,着实气人。朕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要受一个小女子的言语鄙视,朕心中实在是难以咽下这口气。先杀了她的使臣,让她看看朕到底是不是优柔寡断、胆小怕事之辈!”
见赵景寒怒气仍盛,众大臣赶忙说好话:“皇上英明神武,胆识过人,是那郡主目光短浅,无法窥得皇上的英勇伟岸。”
“哼。朕不仅不同意和谈,还要御驾亲征,亲手捉住她,给她点颜色瞧瞧,。朕要让她看看,朕到底是不是无能之辈!”
一开始就反对他御驾亲征的大臣,又站了出来:“皇上,您的龙体才是最重要的,御驾亲征一事,实在是不合适啊。”
赵景寒正在气头上,听见那个大臣这样说,更生气了:“爱卿也是在瞧不起朕吗?认为朕打不过,一个年方十五岁的小女子?”
那个大臣一听,赵景寒都给他扣上“瞧不起皇上”的帽子了,吓得赶紧跪下道歉:“对不起皇上,微臣不是这个意思。微臣只是担心皇上的龙体。”
赵景寒却是不依不饶:“爱卿担心朕,不就是认为朕打不过那永黎郡主,会令自己受伤吗?”
那个大臣争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