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宜,你戴着口罩不闷热吗?”
陈冬梅都觉得闷热极了,她头上戴着斗笠都遮不住那股要烤干人的燥热。
“我啊!戴习惯了,还行。”
周时宜哪里能说上次野猪事件,她讹了系统一个随身制冷器,她外表打湿的衣服都是和肌肤隔着一层薄膜,肉眼看不见的。还别说,系统出品哪怕是等级最低的都完美!
“你去喝水不?”
“行啊!正好我也渴得厉害。”周时宜还顺带抱了一把水稻过来。
她们一起到树荫底下喝水,冷的绿豆水,这会儿喝了全身上下都舒爽,看着金灿灿的田野,接着又下去干活。
终于又熬到了中午休息,从远方传来沈大壮的声音,大家都停止了手里头的工作,一些人匆匆忙忙下山还要赶回去做饭,有的则是家里人送过来。
天气热,这块稻田正对着太阳暴晒,早上出太阳又最早。
大部分人都是自己家人带饭的多,周时宜和陈冬梅找了一块阴凉地,背靠大树,打开餐盒,里面是玉米饼子和鸡蛋卷,鸡蛋卷里面的小料特别多,加上折耳根辣椒……一口下去简直满足。
还别说,这里的人们不是不吃折耳根,他们是吃上面的叶子,觉得叶子很难吃,要是知道吃下面的根,估计整座山都要翻出来。
“小周知青,你们吃的这是啥玩意啊?”
吴小仙和吴光丽走过来休息,这里可比其他地方凉快多了,没想到还有人比他们快一步。
“两位婶子,你们要不要尝一下!”
吴光丽经常和周时宜换东西,这时候也不客气,拿去最小的一条鸡蛋卷,刚一入嘴那折耳根的香味散发开来,立马来了兴趣。
“这玩意是什么?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好吃,你也来一个。”
吴小仙一听也尝了一下,果然好吃。
“这味道怪香的,方便说一下吗?”
周时宜说道:“这个啊?你们也吃过,只不过你们吃的位置不对。”说完从脚边把折耳根的叶子摘下来,“就是这个,不过我是挖它的根。”
“我们吃了这么多年居然还吃错位置了?这叶子真的是难吃,小周知青你好聪明,不愧是读书人,知识分子就是不一样。”
“我家院子里有一小片呢,正好回去试一下。”
周时宜多嘴道:“婶子,凉拌折耳根不错。”
吴小仙和吴光丽笑了,她们就在旁边寻一处阴凉地休息。
其他地方妇女扎堆,只不过没有吴雪芳的身影。
而这边的周时宜脑子想的是周建国一家的事情,也不知道林岩速度怎么样……
当初她把她妈留的财产拿得两处的,这笔钱是归三处保管,唯独周建国那一处的拿不回来,全部归张春媛保管。当初她匆匆忙忙下乡根本来不及动太多手脚,能把工作和房子全给卖了算不错了,至于周建国一家……呵,推算着时间,估计好日子快到头了。
周时宜知道林岩会帮忙,只是她不知道的是林岩比她想象中的要快,已经早就把他们一家全搞走了。
现在上面抓作风抓的紧,还抓派别,尤其是走资……加上张春媛前夫的事情为切入点,最重要的是墙倒众人推。
就这样,周建国一家被林岩全部送下乡,现在下乡是有政策的,会给每一个知青一定的补贴。当时他们一家人为了想要去一个好点的地方,病急乱投医,找的却是林岩认识的人,所以林岩不但狮子大开口还把他们弄到条件最艰苦的地区。
下乡时被安排住进了一栋草屋,原是荒弃很久的马厩,窗户残缺不全,钉在框子上的塑料膜被风吹得呼嗒作响。
满屋散发着潮湿霉腐牲口粪便的气味,掀起炕上的苇席,尘土飞扬,那呛鼻子和嗓子的尘土连带着老腐气息,瞬间使人憋闷窒息。
第二天早晨醒来,被跳蚤咬的一片片红点,痒的不行。
还有他们下了火车步行70里才到达目的地,满身汗水的身体被刺骨的寒风吹的直打冷战,尤其是对周翠翠这种的体质单薄的小姑娘更是感觉难以承受。
周耀辉和周耀明因为鞋子不合适,走的脚磨出了大泡,一瘸一拐。
还有他们插队的地方还是死亡率很高的克山病(地方性心脏病)和大骨节病的高发地区,当时的知青下乡都尽量远离这里,而他们却责无旁贷的这里开始了“接受再教育”的漫长劳动生活。
这里的劳动量很大,地多人少,地里的垅五、六里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