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跟着【雍正王朝】学职场 > 第4章 一块萨其马,埋下太子被废伏笔,这个细节大部分人都没看懂

第4章 一块萨其马,埋下太子被废伏笔,这个细节大部分人都没看懂

《雍正王朝》中的太子胤礽,做了不少傻事,比如喜欢和老爹的女人谈心、放任刑部贪污、狗急跳墙的要闹兵变。

相比这些原则性大错误,有一个小细节,90%的人没有注意到,但却早早的就预示了胤礽的结局。

在《雍正王朝》的前几集,老四去筹款赈灾,参奏了40多个盐道官员,霹雳手段,震惊了江南官场。

在上书房议事的时候,马齐说了句:“官员们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爷叫回话”

后面康熙出场,紧跟着下一句:“天不惊,地不惊,就怕四爷调回京”。

从这个细节,也可以侧面看出康熙的情报网是多么强大。

之后,康熙说很多人参奏四阿哥纵容灾民闹事,逼着有钱人捐款,问太子的意见。

这本来是展现对下属/弟弟爱护的好机会,但太子的回答让康熙大感意外:

儿臣以为,四弟的才具是有多,办事也肯尽心尽力,这次筹到了款,也购到了粮,也算是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功不可没。

这段话说的很好,到此打住就完美了,可偏偏太子狗尾续貂了一把。

但是,皇阿玛经常开导儿臣们,要以德为本,以仁导行,激烈激诈的手段,并非立身之本,治国之道,要说在这方面,四弟是欠缺了点。

这话就说反了啊。你想夸赞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欲扬先抑。而太子呢,欲抑先扬,把老四批判了一番。

首先康熙本人对老四的做法是持赞赏态度的,另外老四是太子的人啊,也是太子的四弟,枪口对准自己人,这让康熙都看不下去了。

康熙的脸色一下子就变的难看起来,想了想,用萨其马转移了话题:

那个天津桂顺斋进上来的萨其马,用的是真狗奶子加蜂蜜,和御膳房做的不一样,李德全,给各位大人们上一份尝尝。

这还不够,康熙继续提醒:

这老四、老十三,家里头都怎么样了?他们奔波在外,你这当兄长的,该多关心着点才是啊。

然而,事后,胤礽并没有去老四家里探望。

胤礽打压下属,不关爱弟弟,难怪老四后面对他若即若离,也难怪康熙觉得他德行有亏。

如果你能从萨其马事件中看出这个细节,已经非常难得了。

但是,这里有一层更深的本质。

是胤礽真的愚笨,不知道要在康熙面前展现自己爱护四弟的一面吗?

一个被康熙亲手调教了30多年的太子,一个在虎狼环伺的环境中平稳度过30多年的太子,会那么愚笨吗?

情势所迫罢了。

此时的背景是什么?

胤礽做了30多年的太子,时间太长了,长到建立了自己的班子,让康熙忌惮;长到底下的弟弟们蠢蠢欲动,天天惦记。

胤礽被惦记怕了,连自己人老四都怕。

你以为老四就那么老实吗?

在第一集,老四找胤礽申请去江南筹款赈灾,胤礽怎么说的:

当了三十年的太子,见了皇上,就跟耗子见了猫似的,老八他们几个,还时不时的跟我下药。

关键是下面一句:

还有人啊,背着我向皇阿玛请功,我这个太子,当的是太窝囊。

我在《雍正王朝(1):开篇一个镜头,暗含多处细节,看懂的都是职场高手》讲解过,老四利用廷议赈灾的机会,好好的秀了一把操作。

但作为下属,这个汇报的机会原本可以留给胤礽的,但老四没有。

在职场中,相当于越级汇报。

老四解释说,这是因为事情来得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就有点欲盖弥彰了,再怎么着,清查户部的事情也可以跟胤礽提前通个气啊,这样胤礽被康熙问到的时候,可以说派老四去清查了,也不至于那么狼狈。

胤礽早就觉察到,这个四弟不简单,不可不防,所以才要在康熙和上书房大臣面前打压他一番。

康熙、胤礽、胤禛,都是父子兄弟、骨肉至亲,却因为权力的诱惑,像防贼一样防着对方,权力对人的异化,真的是令人叹息。

那么什么时候这种异化才能消解呢?只有权力的游戏决出胜负的时候。

后面太子兵变失败的那一晚,胤礽和老四秉烛夜谈,两个人才真正吐露心扉。

老四:

记得最后一次,还是我们在南书房念书的时候,二哥带着我,还有几个弟弟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