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跟着【雍正王朝】学职场 > 第1章 开篇一个镜头,暗含多处细节,看懂的都是职场高手

第1章 开篇一个镜头,暗含多处细节,看懂的都是职场高手

《雍正王朝》有多强?豆瓣9.4分的神剧,开播二十多年,仍然被网友津津乐道,其中九子夺嫡的精彩智斗,让我百看不厌。

这部剧,一上来就是名场面。

雷电交加之夜,太子与后妃郑春华正上演一出香艳的禁断之恋,而在大殿之上,康熙召集了众皇子商讨黄河决堤的救灾事务。

等到太子胤礽结束手头的工作,慌慌忙忙赶到,好戏正式开场。

康熙质问胤礽,面对水患该怎么办?

胤礽奏对不出,想打个马虎眼:“皇阿玛英明睿断,自有主张”。

康熙还是不依不饶:“朕是有主张,朕现在问的,是你有什么主张”。

这里有个大背景,胤礽出生没多久就被立为太子,本来是一件好事,结果他的老爹康熙皇帝出了名的超长待机,胤礽不得不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时间久了,一把手与二把手难免互相猜忌,而下面的潜在继任者,也开始蠢蠢欲动。

此时,有一个镜头,九阿哥向十阿哥笑着瞥了一眼,分明是幸灾乐祸。

好的剧就是这样,一个镜头,把胤礽做了三十年太子的憋屈,以及八爷党的蠢蠢欲动表现出来了。

八阿哥适时的跳了出来,体现了他的“八贤王”属性。

“历朝历代,哪一年不受黄患之苦,可自皇阿玛当国以来,殚精竭虑、倾力治河,百姓不受黄患之苦,达三十年之久,遍览古册,古来治理黄河者,不但未有如皇阿玛之功,亦未有皇阿玛之诚,此次黄患忽发,不在人事,纯属天灾,皇阿玛怀忧民之心则可,抱自疚之意则不必。”

本来黄河泛滥是天灾,被八阿哥一顿分析,倒侧面体现了康熙的仁政。八阿哥一顿诡辩,把所有的责任都抛给了天灾,完全撇清了领导的责任。

这一顿马屁,即使是康熙,也不由得被拍的舒舒服服的。

八阿哥做业务的心思没有,天天研究怎么拉拢人心,处处体现高情商。职场中如果遇到这种人,千万要敬而远之,你斗不过他的!

可惜,老十三不买他的帐,八阿哥的粉饰,被老十三一句话拆穿。

“八哥,你不要忘了,康熙四十三年,黄河也发了一次大水。”

老十三不愧是忠肝义胆的侠王,在众大臣与众皇子面前说这句话,不仅是打了八阿哥的脸,也是间接打了康熙的脸。

这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此时一道闪电咔咔咔闪过,映在康熙脸上:不怒自威,杀气腾腾。

八阿哥此时又开始狡辩,说大概率是各地督抚夸大了灾情,只需要拨出钱粮赈灾即可。

就在此时,主角登场,四阿哥胤禛小跑进来对老八再次打脸:

临近省份无粮可调,户部也几乎无款可拨!

这里有个不起眼的地方,暗含了四阿哥胤禛的小心机,他是听完老八的汇报以后再急急忙忙跑进来的,就为了等老八说完以后打脸,针锋相对的腹黑心思可见一斑。

户部是老八监管的,出了这么大的亏空,你老八还在这里拍领导马屁,露馅了吧,看你怎么办!

这就引出了大清朝面临的最大危机——财政危机。

这一点,不得不佩服编剧刘和平的设计,在同样是刘和平编剧的《大明王朝1566》中,第一集的廷议,也是聚焦的国库亏空问题,所以才有后面的改稻为桑。

对于《雍正王朝》来说,国库存银不过五十万两,同样是严重的危机,这才引出了后续的四爷逼迫富商捐款、追缴国库欠款逼死魏东亭,以及雍正上台后的诺敏造假事件、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的新政。

可以说,《雍正王朝》明线是波诡云谲的九子夺嫡,暗线就是大清的系统性财政危机。

就像克林顿说的那句名言:笨蛋,根本问题是经济!

真正的宫斗不是后宫争宠,也不是像《琅琊榜》那样一环扣一环的精心算计,真正的宫斗是像四爷胤禛那样,通过办好一件件事情,向康熙表面自己有能力、有意愿收拾大清的烂摊子,把大清朝带向更光明的未来,并时不时跟竞争对手上点眼药。

在公司中的权力斗争也是这样,使用什么小手段、小心机、厚黑学,都是不入流的。真正的公司权力斗争,是要拿业绩说话的,是要争项目、争资源,通过一个个项目的成功与业绩的扩大,获得在公司的影响力。

到这里,康熙又气又急,说:“这些年玄烨把国事交给太子...”,本想狠狠敲打一下太子,又觉得把火力泄到太子一个人头上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