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厉呈回到府邸,他越想越不对劲,皇后这样大费周章,想必肯定有大事发生。
他叫来陈立,“陈立,你叫影亭悄悄去请时丞相,就说我有要事相商,记住走暗道。”
“好,属下遵命。”
半个时辰之后,时丞相来到夜厉呈的书房。
“五皇子,你终于回来了,微臣都要急死了。”
“怎么了时丞相?何事让你如此着急?”
“回五皇子,陛下病了,前几天才大殿咳出血来了。”
“这么严重?那父皇具体是生了什么病?”
“不知道,陛下宣称没有大碍只有小病,但微臣觉得并不简单。这几天陛下下放了很多权力给几个在京都的皇子,想必陛下是要定太子人选了。”
“原来如此,可时丞相我现在已出宫开府了,太子之位可能已离我远去了。”
“微臣觉得不尽然,你的学堂办得这么出色,在文人墨客心中也有不小的地位,或许能争一争。”
“时丞相说笑了,全夜国的人都知道,父皇重武轻文,我却不会武,机会渺茫。”
“五皇子倒是不必过度自谦,陛下前几年已经慢慢开始用了很多文官,文官的地位也逐渐增加,你看我一文人也能坐上丞相之位,武能安国,但是文能治国,两者缺一不可。五皇子,您放心,后续微臣会帮助殿下入仕的。”
“那就请时丞相多费心了。”
夜厉呈对着时丞相双手合拳,礼貌的行了一个大礼。
时丞相内心很是高兴,这几个皇子里只有五皇子没有靠山好拿捏,以后登上太子之位,肯定会对我言听计从,只要稍加威逼,很有可能我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人。
送走时丞相后,夜厉呈默默的练起了字。他现在需要静心,时局变化太快,他要理清现在的局势。
时丞相心里怎么想的他一清二楚,当初他还不是丞相时就开始想拉拢各个皇子,其他皇子都看不上他,觉得他没有背景更是一介书生,只有他接受了他的好意。跟他合作以后,他确实也帮助自己不少,至少在一些大事小情上自己这不用太操心,这也让自己有实力去组建自己的势力。
时丞相一直认为他能完全的拿捏我,就因我是一个无权无势的皇子,只能仰仗着他。却不知我也是各取所需,另有所图,只要他还有利用价值,我会让他如愿以偿听他指令,等事成之后再秋后算账。
第二天朝堂上。
夜明霆的回归让朝堂火花四溅,支持他的大臣们纷纷为他向夜帝进言。
左尚书率先进言:“陛下,四皇子从边疆历练回来,刚好今年是四皇子已是弱冠之年,臣认为是时候让四皇子入仕为陛下分忧了。”
旁边的李御史帮腔:“几位适龄的皇子都已有自己的职位,四皇子去边疆为国征战,战功赫赫,微臣觉得理应褒奖。”
“微臣附议。”
“微臣也附议。”
……
一时之间,朝堂何其热闹。
夜帝的眉头越皱越紧,他们这是在威胁孤?霆儿有功孤自会赏赐,可现在明显是霆儿太过急躁,在朝堂上就开始对孤施加压力。
夜厉呈看着堂上的局势,以父皇多疑的性格,这么多人的举荐简直是赤裸裸的威胁到他的权利了。现在父皇已经僵持不下了,答应或者不答应都让他不悦,现在父皇需要一个缺口,刚好自己也需要一个缺口。
“父皇,儿臣有事进谏。”
一片尴尬的沉寂里一个突兀的声音在朝堂上响起,众人纷纷看向开口的夜厉呈。
夜帝挑了挑眉,不明意味的问道:“呈儿,有何事进谏,讲。”
“儿臣想请父王重开选拔能士制度。”
“呈儿可知,我国从开国开始从未举办过选士?”
“父皇,儿臣当然知道。我国开国不过二十余年,父皇又是从马背上打下的国家,所以我国一向重文轻武。现在我国已不在处于打天下的阶段,正是守天下的阶段,我们需要各方面多方面的人才。”
“呈儿,父皇认为你这话有些欠考虑,我们本就是武力打下来的天下,我们不能忘本。”
“父皇,儿臣并不是忘本,文臣和武将是可以共存的,为何一定要二者取其一呢?”
在场的各位大臣脸色各异,为数不多的文臣当然欣喜,选士制度一出,文官肯定明显增多,以后在朝堂上就可以跟武将们抗衡。
而武将这边,全是满脸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