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梦回玄武门 > 第68 章 长孙无忌扶持李治上位,为何最后落得凄惨结局?

第68 章 长孙无忌扶持李治上位,为何最后落得凄惨结局?

赵国公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皇后的亲哥哥,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一。

从晋阳起兵开始,长孙无忌就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经历过虎牢关前一战定乾坤,也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生死搏斗,既是一起长大的玩伴,也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还是最亲密的妹夫与大舅哥。

在李世民眼中,长孙无忌是他最信赖的人!

然而,长孙皇后临终的时候,对丈夫李世民提了一个要求,让他不要重用自己的哥哥长孙无忌。

长孙皇后的临终遗言不仅让哥哥长孙无忌失望至极,也让唐太宗李世民摸不着头脑。

论文采,长孙无忌不输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身边为数不多的干吏。

论武功,长孙无忌虽然不如尉迟敬德这些专业武将,却也跟着李世民南征北讨,还平定过燕郡王罗艺的叛乱,妥妥的文武双全,为什么不能重用呢?

长孙皇后何尝不知道自己哥哥的才华和一腔抱负,但是她也知道哥哥的缺点,那就是太注重权力了,一旦握到手中就舍不得放下,最后会连累整个长孙家族,甚至会混乱天下。

为了保全哥哥的性命和家族的未来,长孙皇后才在临危之际,向丈夫李世民提了两个要求,一个是废太子李承乾要慎重,一个是不要重用哥哥长孙无忌。

可惜的是,李世民一条也没有遵守,不仅重用了长孙无忌,还把皇长子李承乾给废了。

贞观十七年(643),皇太子李承乾谋反的事情泄露,被李世民废为庶人,流放到了黔州,魏王李泰成了太子候选人。

然而,魏王李泰得意忘形,竟然说出“杀子让弟”的狂悖言论,不仅让李世民赶出京城,还失去了继承人资格。

嫡长子李承乾和嫡次子李泰都被淘汰了,大唐帝国的太子储君该选谁,成了摆在李世民面前的难题。

就在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带着晋王李治走了进来,建议立李治为太子!

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却只有三个嫡子,李治是最小的那个。

说起来,李承乾、李泰和李治,都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前两个还比李治有能力,为什么长孙无忌不支持他们,反而将宝都押在没人关注的李治身上呢?

两个字——权力!

李承乾身边有侯君集、李安俨、赵节,还有杜如晦的儿子杜荷,李泰身边有王珪、韦挺和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没人重视长孙无忌这个亲舅舅。

因为长孙皇后留有遗命,不让长孙无忌掌握权力,所以李承乾和李泰都没去拉拢这个亲舅舅,最后与皇位失之交臂。

因为他们两个不了解自己的父皇李世民,如果他是一个听话的人,就不会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治就不同了,他的势力最弱,身边没有党羽,还经常到长孙无忌府上看望这位亲舅舅。

所以在长孙无忌眼中,李治这孩子听话有孝心,如果扶持李治上位,自己绝对是太师级别的人物。

说白了就是权力的欲望太大,想要操控未来的皇帝!

然而,在李世民眼中,李治太过柔弱,将来如果娶一个强势的妻子,肯定会出现外戚干政的局面。

这一点李世民猜的很对,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差点颠覆了大唐,成为中华民族唯一一位女皇帝!

当然了,李世民绝对不会想到,李治竟然敢娶他的武才人,还敢立为皇后。

从这一点也看出,李治看似文静柔弱,其实内心阴狠,为达目的誓不罢休,不仅把舅舅长孙无忌骗的团团转,还迷惑住了唐太宗李世民。

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没有人比李治更适合做太子了,毕竟三个嫡子废了俩,就剩下李治这个单一选项了。

最终,李治被立为太子,后来成了大唐第三位皇帝唐高宗。

长孙无忌为了扶持外甥李治,在朝中大肆铲除异己,尤其是李承乾和李泰的余党,为李治顺利继位铺平道路。

李世民晚年的时候,特别喜欢三子吴王李恪,想要改立李恪为太子。

长孙无忌赶紧站出来阻拦,认为李恪的母亲杨妃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血统上存在问题,让李恪继位会引发天下大乱,才打消了李世民换太子的念头。

李治继位之后,长孙无忌开始了残酷的大清洗,魏王李泰在家中离奇去世,年仅三十五岁,吴王李恪被诬陷谋反,死的不明不白,他的四个儿子也被流放,李恪的同母弟弟蜀王李愔遭受牵连,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