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一首《秦王破阵乐》,将我们的时间线,拉回到一千四百多年前!
公元618年八月,定杨王刘武周派遣大将宋金刚攻陷太原,占据了李唐王朝的大本营。十月,宋金刚大军又相继攻陷了晋州和浍州,占据了龙门渡口,即将吞并整个山西,下一步就是渡过黄河,攻打长安了!
面对严峻的形势,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却昏招频出,先后派出李仲文和裴寂去支援困守在太原的李元吉。结果显而易见,白白损失了几万唐军,李元吉见援军无望,便带着妻儿老小逃回了长安,差点丢失山西全境。
李渊的操作让人琢磨不透,明明手里有一个战神儿子李世民,为什么不让秦王领兵出战呢?这是李渊为了政治平衡,做出的无奈之举!当时李世民刚刚平定了西北的薛举和薛仁杲父子,在军队中的威望越来越高。而且李世民打仗喜欢身先士卒,深受士兵爱戴,以至于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士兵们没有见过皇上,没有见过太子,但是绝对见过秦王!”
这话传到皇宫里,不仅太子李建成后背一凉,就连老皇帝李渊也开始忌惮这个能征善战,完美无缺的儿子!所以刘武周攻陷山西的时候,李渊宁可丢弃黄河以东,也不打算派李世民出战。然而,局面在一天天恶化,李渊不让李世民领兵,刘武周就会领兵南下,到时候李唐王朝就有覆灭的危险。万般无奈之下,李渊任命李世民为元帅,领兵三万征讨刘武周!
才给三万人!换作别人肯定会撂挑子,这哪是去退敌啊?这是去送死吧!然而李世民可不是普通人,他依靠个人魅力,迅速扩充部队,出发的时候已经是兵强马壮了,这也是李渊和李建成最忌惮的地方。
按照宋金刚的部署,以为李世民会从南面渡过黄河,结果李世民向北奔袭一千里,从结了冰的龙门渡过黄河,打了宋金刚一个措手不及。
李世民带领大军驻扎柏壁,与宋金刚形成对峙,因为黄河结冰,粮食问题成了大难题。李世民再次依靠个人魅力,从百姓的手里借粮,百姓们听说秦王打回来了,都携带着自家粮食劳军,一举解决了粮食问题。
粮食充足之后,李世民并没有选择带兵出击,而是让主力部队训练,让非主力部队袭击宋金刚的运粮队。因为李世民自己就是山西人,熟悉山西的地形,两边是高山,中间是盆底,谁先扛不住后撤,就会被追着打,直至全军覆没!
所以李世民的策略就是“拖”,拖到敌人没有粮食吃,那个时候再出击,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了。宋金刚为人谨慎,知道李世民的实力,不敢贸然进攻!
然而李世民的部队,经常偷袭宋金刚的运粮队,一次两次还没事,时间一长,宋金刚的军队缺少粮草,在对峙中逐渐处于下风,胜利的天平逐渐向李世民倾斜。
其实宋金刚有翻盘的希望,因为李世民有一个习惯,习惯亲自去侦查敌情,甚至有一次只带了一个侍卫,在山坡上睡觉,被宋金刚的巡逻军士给发现了……